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人类为了寻找食物,经常还过着一种漂泊不定的生活,因之漂泊到什么地方,即随便找处临时夜宿处。这种时常迁徙但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5 ― 7 题。
人类为了寻找食物,经常还过着一种漂泊不定的生活,因之漂泊到什么地方,即随便找处临时夜宿处。这种时常迁徙但又随遇而安的居住方式,应当视作人类从巢居形式进入穴居形式所经历的一个过渡阶段。
在人类对自然界的风霜雨雪处于被动地位的情况下,洞穴应该是个理想的住所,但洞穴多为猛兽的巢穴,常常可望而不可得。随着人类实践经验的积累和知识的发展,终于发现了火的作用,而火被人类所使用,为人类占据洞穴,进入穴居生活提供了先决条件。这个时期的人类的狩猎能力也有所提高,再加上火这一威慑野兽的自然力量,使人类有能力驱逐虎豹熊罴,占据洞穴,从而进入穴居生活。这种天然岩洞足以抵挡不良气候的侵袭,人们在洞口或洞里点上一堆火,使野兽不敢近前,并给洞穴光明,同时把洞内烤得干燥、温暖。在当时来说,这确实是个舒适的住所。
从现在的考古资料来看,早在中更新世内,生活在山地的人们便逐渐开始了穴居生活。例如,北京人居住的山洞内用火的灰烬达 7 米厚,足见北京人曾长期居住在这里。在法国东南的瓦伦尼洞中也发现了中更新世的石器和一些兽骨。晚更新世的智人,以德国尼安德特人的穆期特文化为例,也是在山洞中发现的。……现代人的遗迹也是发现于洞穴中,最典型的现代人代表是在法国的克鲁麦囊洞穴和意大利的格里马第洞穴中发现的。中国现代人的典型山顶洞 ( 距今 1.8 万年前 ) 也是在洞穴中发现的。由此可见,人类穴居的时代非常长。
5 、对“人类从巢居形式进入穴居形式所经历的一个过渡阶段”的特点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 .人类为了寻找食物,经常过着一种漂泊不定的生活
B .人类寻找食物找到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住下来
C .因之漂泊到什么地方,即随便找处临时夜宿处
D .时常迁徙但又随遇而安
6 、不属于更新世内的古人及其遗迹的一项是
A .北京人居住在山洞内用火的灰烬达 7 米厚
B .法国东南的瓦伦尼洞中也发现了中更新世的石器和一些兽骨
C .德国尼安德特人的穆期特文化
D .中国的山顶洞人
7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在人类对自然中的风霜雨雪处于被动地位的情况下,洞穴应是人类理想的住所,但洞穴多为凶猛的野兽所盘踞,人类常常是可望而不可得。
B .“火的作用”的发现,为古人类从巢居形式进入穴居形式提供了先决条件。
C .从全文看,古人类的居住形式是由巢居形式到漂泊形式,由漂泊形式到穴居形式,其中穴居的时间最长。
D .据考古资料证明,在中更新世、晚更新世以及现代人时期都有人类穴居生活的遗迹。
有一个老汉丢了马,找文人写寻马启示。文人问他:“你什么时候丢的马?”老汉答道:“不是去年,就是今年 2020-05-17 …
模仿下面的文字这一段话,对某种情况加以总结流行是源于某种契机,又得到少数著名的人物的支持模仿下面的 2020-05-17 …
寻找一种文言文书籍请问有没有那种只有注解而不会把全文翻译出来,同时对生僻字有注音的文言文书籍?我询 2020-05-17 …
下列对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辞,一种讲究句式和押韵的散文。因起源于战国时期 2020-06-11 …
有关“寻”的作文寻,就是“寻找”“探求”.寻幽探胜,饱览美丽的风景;寻根究底,探求科学的奥秘.异乡 2020-06-1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李贤,字原德,邓人。宣德八年成进士。景泰二年二月上正本十策,帝善之 2020-07-02 …
寻找一个字.是我爸爸玉佩上的一首诗吧.天泰地泰三阳泰百卉生春万事()就是括号里面的那个字了,玉佩上 2020-07-04 …
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辞,是介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的楚 2020-07-06 …
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辞,是介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的楚 2020-07-25 …
下列对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辞,一种讲究句式和押韵的散文。因起源于战国时期的 2020-1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