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材料外交活动是李鸿章政治生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李鸿章居晚清“外交要冲”,自1870年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直到1901年病死,中间除有短时期未任职外,掌握外交大权长达30年

题目详情
材料  外交活动是李鸿章政治生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李鸿章居晚清“外交要冲”,自1870年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直到1901年病死,中间除有短时期未任职外,掌握外交大权长达30年之久,对中国近代外交史产生了重大影响。李鸿章“以外交受重望于国际,亦以外交负重谤于国内”,时人称之为“一生功过在和戎”。100多年来,史学界对李鸿章的评价褒贬不一,毁誉参半。
一个国家的外交必须要有一定的基础,尤其像中国这样的封建落后的古老帝国,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交往的时候,更需要建立自己巩固的基础。而使国家巩固基础,增强国力是要有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为前提的,李鸿章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自周秦以后,驭外之法,征战者后必不继,羁縻者事必长久。今各国又岂有异?惟练兵制器相去太远,正须苦做下学功夫”。李鸿章想要通过以“羁縻”、“笼络”的方法,维持一个和平的环境,好让清政府有练兵制器以图自强的机会。简单的说就是为满清政府争取自强的时间。维护清政府的利益是李鸿章外交的目的和宗旨。在这一宗旨下,李鸿章“外须和戎”的外交思想便形成。
--牛少莉《试析李鸿章“外须和戎”的外交思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鸿章“外须和戎”思想的成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李鸿章“外须和戎”的思想。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小问的成因,依据材料“维护清政府的利益是李鸿章外交的目的和宗旨”、“李鸿章想要通过以‘羁縻’、‘笼络’的方法”、“自周秦以后,驭外之法,征战者后必不继,羁縻者事必长久.今各国又岂有异?惟练兵制器相去太远,正须苦做下学功夫”,结合所学可以得出代中国落后于西方;受传统怀柔政策的影响;出于维护清政府的利益;对列强的侵略认识不深刻.
(2)本小问的评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李鸿章当时提出这一思想是从中国的现状出发的;其长远目标就是让清政府在“和局”下有机会自强,其外交思想的出发点是正确的;由理藩外交到近代外交体现其进步性;但一味的妥协使国家蒙受巨大的屈辱和损失.
故答案为:
(1)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受传统怀柔政策的影响;出于维护清政府的利益;对列强的侵略认识不深刻.
(2)李鸿章当时提出这一思想是从中国的现状出发的;其长远目标就是让清政府在“和局”下有机会自强,其外交思想的出发点是正确的;由理藩外交到近代外交体现其进步性;但一味的妥协使国家蒙受巨大的屈辱和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