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7分)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①沈佺期①天长地阔岭头分,去国离家见白云。洛浦②风光何所似,崇山瘴疠不堪闻。南浮涨海人何处,北望衡阳雁几群。两地江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7分)
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
沈佺期①
天长地阔岭头分,去国离家见白云。
洛浦②风光何所似,崇山瘴疠不堪闻。
南浮涨海人何处,北望衡阳雁几群。
两地江山万余里,何时重谒圣明君。
①本诗是沈佺期和杜审言之诗。两人都于公元705年被流放岭南。审言先起程过大庾岭去峰州(今越南境内),佺期随后也过大庾岭去驩州(今广西崇左县)。②洛浦:洛水之滨,这里指唐东都洛阳。
小题1:本诗情景交融,感情真挚。请以颔联为例作简要赏析。(3分)
小题2:有人评价这首诗“哀而不怨”,即悲哀而不怨恨,情感有所节制。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在颔联中诗人回忆洛阳美丽的风光,想象南方崇山峻岭可怕的湿热之气,两相对比,倍觉凄苦,淋漓尽致地抒发思国怀乡的感情。
小题1:诗人被流放到“天长地阔”的岭南,友人不知“人何处”,岭南京城相隔“万余里”,内心无限愁苦,但未见诗人表现得痛苦不堪,绝望怨恨,而以“何时重谒圣明君”一句收尾,表达了思念君王的赤诚,节制了悲伤的情感。


小题1:颔联承“去国离家”,上句抒写对京洛风光的眷恋,下句言置身大庾岭头时百感交集的情怀。“洛浦”,即洛水之滨,这里指唐东都洛阳。风光,即风物。武则天执政时期,诗人经常侍奉武后及其臣僚们于洛阳。作为唐王朝的东都,洛阳的风物之盛,自然是诗人亲历目睹过的。如今,诗人站在大庾岭上,行将踏上瘴气氵弥漫的南国之地,不免产生生死难卜,今非昔比的感慨和帐惘。
小题1:首联即切题“过岭”。“ 过了岭就是“蛮荒”之地风土人情大不一样了。此时诗人不免产生“去国离家”将为“异域之人”的感叹。过了岭就是“蛮荒”之地风土人情大不一样了。此时诗人不免产生“去国离家”将为“异域之人”的感叹。颈联抒发不堪回首的孤寂之情,进一步表达对杜审言的深刻思念。尾联回应首联,婉转地表达了盼赦的愿望。“。诗人所日夜盼望的是再拜见贤明君王的那一天。这联诗的遣词炼意很精妙,既表达了思念君王之赤诚,又没有谄媚阿谀之意味。
看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7...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B.杜  2020-06-15 …

至今已觉不新鲜的意思是什么A.李杜的诗到了今天已经让人觉得不新鲜了.B.李杜的诗到了今天已经成为俗  2020-06-20 …

25.杜甫诗三首作家作品: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代伟大的诗人。杜甫被后世尊  2020-07-09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杜甫草堂寻幽熊泽民成都的杜甫草堂,就是杜甫诗中的“江村”。“清江一曲  2020-07-26 …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教育,老师的话语就像春雨一样滋润我们的心田,就像杜甫诗句所写的(,).以下是  2020-07-26 …

"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诗句中所指的李杜是唐代的哪两位著名诗人?  2020-11-07 …

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  2020-11-13 …

古诗词填空。(1)看见春雨绵绵,花朩不知不觉发荣滋长的情形,我们会不觉想起杜甫《春夜喜雨》中的一联诗  2020-12-10 …

著名抒情长诗《离骚》千古传诵,被翻译成多种外国文字,它的作者是[]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屈原  2020-12-12 …

下列关于《古诗四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春望》选自《杜工部全集》.这首诗是唐肃宗至德二年秋天杜甫  2021-0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