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认同”在《辞海》的解释是“承认同一”,如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文化认同等,因此它既是一个心里问题,也是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周时间家族组织与

题目详情
“认同”在《辞海》的解释是“承认同一”,如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文化认同等,因此它既是一个心里问题,也是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时间家族组织与国家政权组织合而为一,形成宗法等级制国家。古希腊罗马的家族组织被打碎,建立了纯碎的地域国家。这影响了东西方治国模式的不同。
西周崇尚礼制,礼涵括了典章制度、礼节仪式、道德规范三个方面,以制度层面为主,成为治理国家的重要规范。西周的礼制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使人们开始突破狭小的部族组织的局限,通过共同的语言文字、道德伦理和风俗习惯,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它使一个来源多样,由不同族群组成的王朝具有了心理上与文化上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罗马法的发展反映了罗马人依法治国的观念和罗马人崇尚法制的意识。罗马法在治理国家和协调社会关系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摘编自王和《历史的轨迹:基于夏商周三代的考察》等(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古代中国和古代欧洲不同的治国模式,分析这两种治国模式形成的背景及其在历史发展中的积极意义。
材料二 罗马人所关注的是将人类历史上最宝贵的资源--人,引进到罗马政体之内,因为他们需要军事武力来扩张,这与希腊对公民权相当限缩,不愿与他人分享的观念十分不同,这使得希腊城邦永远都是小型社区,而且往往越来越小。
--波利比阿《罗马帝国的崛起》(2)依据材料二指出古代希腊与古代罗马的区别,分析这种区别造成了怎样的结果?
材料三 虽然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早已凝固而无需强化,但对一般中国人来说,这个民族认同感恐怕更多像是章太炎所说的那样潜藏在心中,远未达到“活跃而自觉”的程度,如果不出现大的内忧外患,大约也就会基本维持在潜存的局面,从这个角度看,近代中国民众的民族认同感仍是可以被“唤起”而转化为政治力量的。一旦有社会、政治的大变动,尤其是遇到外患时,“先知先觉”的民族主义仍可诉诸大众的民族认同感,将其唤起并使之转化为政治力量。
--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3)概括材料三的主要观点。结合民国时期的有关史实,说明这一点。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第一小问的模式,依据材料一“西周崇尚礼制,礼涵括了典章制度、礼节仪式、道德规范三个方面,以制度层面为主,成为治理国家的重要规范”、“罗马法的发展反映了罗马人依法治国的观念和罗马人崇尚法制的意识”...
看了“认同”在《辞海》的解释是“承...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解答一个问题后,将结论作为条件之一,提出与原问题有关的新问题,我们把它称为原问题的一个“逆向”问题.  2020-03-31 …

解答一个问题后,将结论作为条件之一,提出与原问题有关的新问题,我们把它称为原问题的一个“逆向”问题.  2020-03-31 …

既然任何问题上升到一定程度都变成哲学问题,那么,这种突变发生在那个阶段?哲学,听起来是宏观概念,那  2020-05-13 …

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  2020-05-13 …

土地和民生问题是各国发展都必须正视和解决的大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农民在获得人身自由  2020-05-13 …

关于熄灯一小时问题一:熄灯一小时在什么时候举行(有的说是28号但百度说是27号)问题二:熄灯一小时  2020-05-17 …

月球有关的诗句,提出问题并解释现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问题?现象?露是今夜白,月是故乡问题现  2020-05-22 …

小船过河需时问题河宽400米,小船以4米/秒的速度垂直驶向对岸.计算当水流速度分别是(1)0,(2  2020-05-23 …

物理书上学的VST---相遇问题,麻烦快点悬赏分:0-离问题结束还有14天23小时一艘静止的潜艇在  2020-06-03 …

有关数学排列组合的一问题把九个人平均分成三组每组三人,其中问题一:甲和乙在一个组时有多少种排法?甲  2020-06-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