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6·四川凉山三模·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荀子》的“天人之分”,否定天的主宰性、人格性,将自然界的天与作为界的人的世界区别开来。天的自然运行有
20.(2016·四川凉山三模·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荀子》的“天人之分”,否定天的主宰性、人格性,将自然界的天与作为界的人的世界区别开来。天的自然运行有其独自的法则,和尧的善政或桨的恶政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西汉的董仲舒,他认为天的自然现象与地上的人事互相对应。是即皇帝依天命统治地上的民众,如果其统治有过失而殃及民生,就会招致天之阴阳二气的不调,并通过灾害受到谴责;反之,如果满足天意有利民生时,就会出现祥瑞之象。董氏亦将阳与德、阴与刑联系起来思考:如果舍弃德教,纯任刑罚,或者刑罚不当则阴阳不调,于是异变就发生了。董氏思想还将君、父、夫与阳、臣、子、妻与阴联系起来。譬如臣或夫人凌驾于君或夫之上则阴阳淆乱,灾异也就随之发生了。
位于中国的公的最高层面的是天,这个天的公作为天理的公,是连皇帝都应顺从的最高存在。这个天理的公,进入近代以后屡被称为公理。这个公理是世界上任何国家或民族都应服膺的最高的、普遍的规范,强教主张公理的一人便是被称为中国革命之父的孙文,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便是他主张公理的体现。
而欧洲在从中世纪向近代的变迁中,人神分裂。粗略地说,在中世纪,神支配着自然法则、人类的政治领域及社会秩序。但进入近代后,神被限制于作为道德领域的人的内心世界,自然现象不是依据神的意志而是依据自然法则发生,政治领域或社会秩由人的理性和意志构筑而成。道德、自然、政治被分别确定为一个领域。
——摘编自「日」沟口雄三:《中国的思想》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说明孙中山思想发展的原因及近代欧洲人神分裂产生的积极影响。(12分)
儒学与北方民族政权的治国理念自汉代开始,儒学逐步被奉为正统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和 2020-05-16 …
阅读下面材料: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指周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 2020-06-18 …
英语翻译①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②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礼乐征伐字诸侯出 2020-07-11 …
阅读《论语》选段,完成文后试题。(4分)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 2020-07-13 …
百家争鸣是指不同文化风格、不同学术主张的派别相互竞争,同时相互学习、相互吸收的形势。造成春秋战国时期 2020-11-14 …
春秋末期,周王室衰微,“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被“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取代,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丧 2020-12-12 …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 2020-12-18 …
春秋时期,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A.周天子失去了军事 2020-12-31 …
春秋时期,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A.周天子失去了军事力量 2020-12-31 …
春秋时期,“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A.周天子失去军事力量B. 2020-1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