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据历史资料统计,明以前的洞庭湖区水灾平均83年一次,明代后期平均20年一次。……长江在晚清时期(1840年到1912年),总共浸决30次左右。涝灾以洞庭湖地区、江汉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历史资料统计,明以前的洞庭湖区水灾平均83年一次,明代后期平均20年一次。……长江在晚清时期(1840年到1912年),总共浸决30次左右。涝灾以洞庭湖地区、江汉平原、太湖地区等为最巨,一般年份受涝田亩均在千万亩以上。 ——摘自龚书铎《中国社会通史》 材料二 人口的大量增加,导致人们赖以生存的土地难以承受,于是,不可避免地出现移民垦荒。……到晚清这种活动规模越来越大,垦殖区域扩大到东北、内蒙古、西北、华南、长江流域等地区。 ——摘自龚书铎《中国社会通史》 材料三 洞庭一湖为川黔楚众水之总汇……滨湖居民狃于目前之利,围筑圩田,侵占湖地,而地方官又意存姑息,不行禁止。若湖地渐就湮郁,则夏秋水发之时势必漫衍中决,为泽国田庐之恋,傥或跨州连邑所在淹浸…… ——摘自《清高宗圣训》卷131 材料四 南河岁费五六百万金,然实用工程者什不及一,余悉以供官吏之挥霍。河帅宴客,一席所需,有毙三四驼,五十余豚,鹅掌猴脑无数。……骄奢淫逸,一至于此,而于工程方略,无讲求之者。 ——摘自《清史幻事本末》卷45 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我国洞庭湖地区水灾所呈现的趋势。 (2)根据以上材料,简析洞庭湖地区水灾发生的人为要素。 (3)根据对水灾成因的分析,请你提出根治江湖水患的建议。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趋势:水灾日益频繁,灾情日益严重。 (2)原因:人口过度增长,人类与山、湖争地;盲目移民垦荒,破坏森林植被;围湖造田,湖泊蓄洪能力降低;官吏贪污挥霍治水经费,导致治水工程荒废。 (3)建议:严格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禁止盲目开垦和滥伐森林;植树造林;植树造林;退田还湖;反腐倡廉。 |
本题紧扣时代热点环保问题,以洞庭湖水灾为例考察了中国古代农业中人地矛盾问题,培养学生环保意识。考察洞庭湖水灾日益加剧及发生的人为原因,以及针对发生原因提出根治方案,要求学生具有识读史料、总结概括的能力。材料一表明,洞庭湖水灾由明以前的83年一次到明后期20年一次,到晚清时的两年多一次,说明水灾趋势日益频繁。材料二三四分别介绍了导致水灾的人为原因,即人地矛盾导致移民垦荒,;围湖造田,侵占湖区,官员姑息不禁;治河官员骄奢淫逸,大肆挪用治河费。问号(1)(2)根据材料分析,总结概括即可。问号(3)针对材料二三四或(2)的答案总结即可。 |
看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据历史资料...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诗文从中任选两个短语,写出短语所涉及的人物姓名,并写出其一部作品及作品中的诗文句子.1.{洞庭月, 2020-06-09 …
黑洞一家亲阅读答案黑洞一家亲的阅读题1.本文从哪些方面说明了"黑洞一家亲”的特征?2.黑洞有哪些“ 2020-06-09 …
长江上的一艘渔船船身浸没在水中的体积为10立方米,船底位于水下1米处,在捕鱼的过程中,船底突然破裂 2020-06-18 …
题:一列火车长150米,它以每分钟450米的速度经过一个山洞,从车头进山洞到车尾出山洞,一共用了1 2020-06-18 …
根据登岳阳楼(其一)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 2020-06-22 …
元代在地方设行中书省,在划区时突破以山川地理自然环境划分疆界的故套,这时的区划“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 2020-11-10 …
(2010•龙岩质检)龙岩市具有独具特色的“一楼一山一洞一址一城一区一江”七个“一”旅游精品.下列旅 2020-11-12 …
说明了什么?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山清、水秀、洞奇、石美,这些是桂林山水显著的特点.其中最著名、最精华 2020-12-09 …
近50年来,洞庭湖经历了35次水灾,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洪水接二连三爆发,洞庭湖有效蓄洪 2020-12-09 …
读“长江水系图”,回答11-12题.11.长江水能最丰富的河段是()12.图中序号与所对应的地理事物 2020-1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