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某山区于25年前发生森林火灾,焚毁所有林木,此后没有人类活动的干扰.现在某生态学者对该地进行生态抽样调查,得到结果如下表,表内数字为各树种不同年龄级的平均株数.请回答下
题目详情
某山区于25年前发生森林火灾,焚毁所有林木,此后没有人类活动的干扰.现在某生态学者对该地进行生态抽样调查,得到结果如下表,表内数字为各树种不同年龄级的平均株数.请回答下列问题.
(1)火灾后,群落的演替类型是___.整个过程中,生物种类、数量及有机物含量的变化趋势是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生态系统的___稳定性提高.
(2)严重的森林火灾会破坏生态平衡,但适当的“地面火”能烧掉枯枝落叶,加速生态系统的___,还可使森林深处有更多光线,促进植物的___,利于植被生长.
(3)目前此森林中杜鹃、栎树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分别为___.
(4)若以大树(树龄>5年)的数量作为森林中树种优势度的指标,则目前此森林中最大优势的树种为___.
![]() | 1-2 | 3-4 | 5-6 | 7-8 | 9-10 | 11-12 | 13-14 | 15-16 | 17-18 | 19-20 | 21-22 |
| 赤树 | 0 | 2 | 5 | 8 | 12 | 20 | 25 | 19 | 14 | 9 | 4 |
| 栎树 | 21 | 15 | 10 | 7 | 5 | 4 | 2 | 0 | 0 | 0 | 0 |
| 松树 | 0 | 0 | 0 | 5 | 7 | 11 | 13 | 10 | 5 | 3 | 2 |
| 杜鹃 | 2 | 2 | 3 | 1 | 3 | 3 | 4 | 1 | 3 | 2 | 1 |
(2)严重的森林火灾会破坏生态平衡,但适当的“地面火”能烧掉枯枝落叶,加速生态系统的___,还可使森林深处有更多光线,促进植物的___,利于植被生长.
(3)目前此森林中杜鹃、栎树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分别为___.
(4)若以大树(树龄>5年)的数量作为森林中树种优势度的指标,则目前此森林中最大优势的树种为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火灾后的因为保留土壤条件甚至有繁殖体,其上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演替过程中,生物种类、数量和有机物含量都是随着物种的增加在增加,生态系统也因为营养结构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2)适当的“地面火”能烧掉枯枝落叶,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还可使森林深处有更多光线,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利于植被生长.
(3)根据表格分析,森林中杜鹃各年龄段数量差别不大,年龄结构为是稳定型.栎树种群幼龄个体多,老龄个体少,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4)赤杨大树数量最多,是森林中最大优势树种.
故答案为:
(1)次生演替 增加 抵抗力
(2)物质循环 光合作用
(3)稳定型 增长型
(4)赤杨
(2)适当的“地面火”能烧掉枯枝落叶,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还可使森林深处有更多光线,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利于植被生长.
(3)根据表格分析,森林中杜鹃各年龄段数量差别不大,年龄结构为是稳定型.栎树种群幼龄个体多,老龄个体少,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4)赤杨大树数量最多,是森林中最大优势树种.
故答案为:
(1)次生演替 增加 抵抗力
(2)物质循环 光合作用
(3)稳定型 增长型
(4)赤杨
看了某山区于25年前发生森林火灾,...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生命本是一棵华美的树.如果我们想使自己的生命同时拥有两种果实,那么,你就该允许别人的枝条伸到自己的 2020-06-05 …
《一棵树上的两种果实》最后一节是什么意思?生命本是一棵华美的树.如果我们想使自己的生命同时拥有两种 2020-06-12 …
某种果蝇野生型个体的翅为圆形.该种果蝇有两种纯合的突变品系,一种为椭圆形翅,另一种为镰刀形翅.将这 2020-06-21 …
生物浮床技术是以浮床作为载体,把某些水生植物种植到水面.达到净化水质.防治水华的效果.请回答:(1 2020-07-10 …
然然是一个善于观察的中学生,星期天,然然和妈妈到市场去买菜,在干果区,她发现花生有好多不同的特征,有 2020-10-29 …
下列各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间因某种关系引起种群数量的变化,对其正确的认识是()A.寄生关系结果是“同生 2020-11-05 …
片段中写了三种蒲公英的种子:一种是到沙漠去生长,原因是(),结果是();第二种是向湖泊飞去,原因是( 2020-11-22 …
某校师生到郊外植树,已知老师人数是学生人数的13,如果每位男生种13棵树,每名女生种10棵树,每位教 2020-12-10 …
一个人长期服用同一种抗生素,到后期治疗效果就大大降低甚至完全无效.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是()A.病原菌 2020-12-20 …
小明收集到花生、小麦、蓖麻、慈菇四种植物的种子,并与同学一起观察.他们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如下:花生种 2021-01-0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