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碘是人体不可缺乏的元素,为了防止碘缺乏,现在市场上流行一种加碘盐,就是在精盐中添加一定量的KIO3进去.某研究小组为了检测某加碘盐中是否含有碘,查阅了有关的资料,发现其检测
题目详情
碘是人体不可缺乏的元素,为了防止碘缺乏,现在市场上流行一种加碘盐,就是在精盐中添加一定量的KIO3进去.某研究小组为了检测某加碘盐中是否含有碘,查阅了有关的资料,发现其检测原理是:KIO3+5KI+3H2SO4=3I2+3H2O+3K2SO4
(1)该反应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质量比是___
(2)先取少量的加碘盐加蒸馏水溶解,然后加入稀硫酸和KI溶液,最后加入一定量的苯,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
(3)某学生在一次分液操作中发现上下层溶液都是无色液体,无法知道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哪一层是有机层,哪一层是水层,请你用简单的方法帮他鉴别出来,写出有关步骤及判断方法___.
(4)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
A.配制溶液时,若试样是液体,用量筒取样后用玻璃棒引流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B.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倒转多次,摇匀
C.使用容量瓶前检验是否漏水
D.容量瓶用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洗涤
(5)用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下面操作造成所配稀硫酸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
A.转移时没有洗涤烧杯、玻璃棒
B.溶解的时候溶液没有冷却到室温就转移
C.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后洗涤量筒并把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
E.向容量瓶加水定容时眼睛俯视液面.
(1)该反应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质量比是___
(2)先取少量的加碘盐加蒸馏水溶解,然后加入稀硫酸和KI溶液,最后加入一定量的苯,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
(3)某学生在一次分液操作中发现上下层溶液都是无色液体,无法知道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哪一层是有机层,哪一层是水层,请你用简单的方法帮他鉴别出来,写出有关步骤及判断方法___.
(4)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
A.配制溶液时,若试样是液体,用量筒取样后用玻璃棒引流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B.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倒转多次,摇匀
C.使用容量瓶前检验是否漏水
D.容量瓶用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洗涤
(5)用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下面操作造成所配稀硫酸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
A.转移时没有洗涤烧杯、玻璃棒
B.溶解的时候溶液没有冷却到室温就转移
C.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后洗涤量筒并把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
E.向容量瓶加水定容时眼睛俯视液面.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氧化还原反应KIO3+5KI+3H2SO4=3I2+3H2O+3K2SO4中,I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0,I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0,化合价升高值=化合价降低值=转移电子数=5,电子转移情况如下:
,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均为碘,由原子守恒及反应可知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1:5,则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质量比也是1:5,
故答案为:1:5;
(2)碘易溶于有机溶剂,在四氯化碳在的溶解度远大于在水中,加入四氯化碳萃取水中的碘,四氯化碳与水不互溶,溶液分成两层,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有机层在下层,碘溶于四氯化碳呈紫红色,上层几乎无色,
故答案为:溶液分成两层,上层无色,下层呈紫红色;
(3)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少量下层液体加入小试管中,加入少量水,若试管中液体分层,则证明下层是有机层;若不分层,则证明下层是水层,
故答案为: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少量下层液体加入小试管,再往试管中加入少量水,若试管中液体分层,则证明下层是有机层;若不分层,则证明下层是水层;
(4)A.不能在容量瓶中进行稀释,应在烧杯中进行操作,冷却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故A错误;
B.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倒转多次,目的是摇匀溶液,故B正确;
C.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其是否漏水,否则配制溶液的浓度有误差,故C正确;
D.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洗涤,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大,配制溶液的浓度偏高,故D错误;
故答案为:BC;
(5)A.转移时没有洗涤烧杯、玻璃棒,导致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故A错误;
B.溶解的时候溶液没有冷却到室温就转移,溶液冷却后体积偏小,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故B正确;
C.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蒸馏水至刻度线,配制的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小,故C错误;
D.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后洗涤量筒并把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大,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故D正确;
E.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加入的蒸馏水体积偏小,配制的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高,故E正确;
故答案为:BDE.

故答案为:1:5;
(2)碘易溶于有机溶剂,在四氯化碳在的溶解度远大于在水中,加入四氯化碳萃取水中的碘,四氯化碳与水不互溶,溶液分成两层,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有机层在下层,碘溶于四氯化碳呈紫红色,上层几乎无色,
故答案为:溶液分成两层,上层无色,下层呈紫红色;
(3)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少量下层液体加入小试管中,加入少量水,若试管中液体分层,则证明下层是有机层;若不分层,则证明下层是水层,
故答案为: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少量下层液体加入小试管,再往试管中加入少量水,若试管中液体分层,则证明下层是有机层;若不分层,则证明下层是水层;
(4)A.不能在容量瓶中进行稀释,应在烧杯中进行操作,冷却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故A错误;
B.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倒转多次,目的是摇匀溶液,故B正确;
C.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其是否漏水,否则配制溶液的浓度有误差,故C正确;
D.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洗涤,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大,配制溶液的浓度偏高,故D错误;
故答案为:BC;
(5)A.转移时没有洗涤烧杯、玻璃棒,导致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故A错误;
B.溶解的时候溶液没有冷却到室温就转移,溶液冷却后体积偏小,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故B正确;
C.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蒸馏水至刻度线,配制的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小,故C错误;
D.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后洗涤量筒并把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大,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故D正确;
E.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加入的蒸馏水体积偏小,配制的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高,故E正确;
故答案为:BDE.
看了碘是人体不可缺乏的元素,为了防...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用成语“危在旦夕”造句时后面能否加“······的时候”谢谢 2020-04-12 …
看过<<名人传>>进罗曼罗兰描写了名人们的相貌丑陋.体弱多病,与家庭关系紧张’与同事不和的缺陷和不 2020-04-27 …
表面皿能否加热?即使不能直接加热,可否间接加热? 2020-07-02 …
祖国?我饿了,我能否吃点无毒无污染无化学添加的绿色食物?哭笑不得的答案,此为讨论调查话题,语言缺乏 2020-07-04 …
我国政府为了消除碘缺乏病,规定在食盐中必须加入适量的碘酸钾.检验食盐中是否加碘,可利用如下反应:KI 2020-11-11 …
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会使人否定自己,所以承认自己有缺点是一种不自尊的表现(判断对错) 2020-11-24 …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我们应该这样对待自己的优缺点()A.只看到自己的优 2020-11-27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乔布斯是无可否认的时代巨人,但他同样有着普通人的缺陷.他是一个“缺口 2020-12-09 …
联合国粮农组织警告说,二十年内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将面临水资源短缺。对于缺水日益严重的西亚地区,专家设 2020-12-19 …
1:与完全营养液培养的植物相比,缺乏Fe元素的营养液培养的植物叶片便显出缺绿症状,当补充铁盐时,上述 2020-1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