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碘是人体不可缺乏的元素,为了防止碘缺乏,现在市场上流行一种加碘盐,就是在精盐中添加一定量的KIO3进去.某研究小组为了检测某加碘盐中是否含有碘,查阅了有关的资料,发现其检测

题目详情
碘是人体不可缺乏的元素,为了防止碘缺乏,现在市场上流行一种加碘盐,就是在精盐中添加一定量的KIO3进去.某研究小组为了检测某加碘盐中是否含有碘,查阅了有关的资料,发现其检测原理是:KIO3+5KI+3H2SO4=3I2+3H2O+3K2SO4
(1)该反应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质量比是___
(2)先取少量的加碘盐加蒸馏水溶解,然后加入稀硫酸和KI溶液,最后加入一定量的苯,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
(3)某学生在一次分液操作中发现上下层溶液都是无色液体,无法知道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哪一层是有机层,哪一层是水层,请你用简单的方法帮他鉴别出来,写出有关步骤及判断方法___.
(4)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
A.配制溶液时,若试样是液体,用量筒取样后用玻璃棒引流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B.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倒转多次,摇匀
C.使用容量瓶前检验是否漏水
D.容量瓶用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洗涤
(5)用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下面操作造成所配稀硫酸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
A.转移时没有洗涤烧杯、玻璃棒
B.溶解的时候溶液没有冷却到室温就转移
C.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后洗涤量筒并把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
E.向容量瓶加水定容时眼睛俯视液面.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氧化还原反应KIO3+5KI+3H2SO4=3I2+3H2O+3K2SO4中,I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0,I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0,化合价升高值=化合价降低值=转移电子数=5,电子转移情况如下:作业帮,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均为碘,由原子守恒及反应可知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1:5,则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质量比也是1:5,
故答案为:1:5;
(2)碘易溶于有机溶剂,在四氯化碳在的溶解度远大于在水中,加入四氯化碳萃取水中的碘,四氯化碳与水不互溶,溶液分成两层,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有机层在下层,碘溶于四氯化碳呈紫红色,上层几乎无色,
故答案为:溶液分成两层,上层无色,下层呈紫红色;
(3)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少量下层液体加入小试管中,加入少量水,若试管中液体分层,则证明下层是有机层;若不分层,则证明下层是水层,
故答案为: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少量下层液体加入小试管,再往试管中加入少量水,若试管中液体分层,则证明下层是有机层;若不分层,则证明下层是水层;
(4)A.不能在容量瓶中进行稀释,应在烧杯中进行操作,冷却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故A错误;
B.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倒转多次,目的是摇匀溶液,故B正确;
C.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其是否漏水,否则配制溶液的浓度有误差,故C正确;
D.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洗涤,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大,配制溶液的浓度偏高,故D错误;
故答案为:BC;
(5)A.转移时没有洗涤烧杯、玻璃棒,导致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故A错误;
B.溶解的时候溶液没有冷却到室温就转移,溶液冷却后体积偏小,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故B正确;
C.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蒸馏水至刻度线,配制的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小,故C错误;
D.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后洗涤量筒并把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大,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故D正确;
E.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加入的蒸馏水体积偏小,配制的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高,故E正确;
故答案为:BDE.
看了碘是人体不可缺乏的元素,为了防...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