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6分)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①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
文化经典(6分)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①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②也,不知其仁也。”“赤③ 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注】①赋:兵赋,向居民征收的军事费用。②宰:家臣、总管。③赤:姓公西名赤,字子华,生于公元前509年,孔子的学生。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子路虽然能使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但是并不是说人民富裕,国家富强就是仁。
B、冉求帮助季氏进行田赋改革,聚敛财富,受到孔子的严厉批评。所以孔子始终是反对冉求的。
C、公孙华虽然能言善辩,知道礼节进退之道,但是不一定就能遵守并达到仁的境界。
D、在孔子看来,他的三个学生虽然各有专长,但所有这些专长都必须服务于礼制、德治,必须以具备仁德情操为前提。他把“仁”放在更高的地位。
2.结合下面选段,分析孔子的思想。(3分)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
分 析:
实际上,孔子也是很欣赏冉有的。《雍也》曾记载季康子问孔子子路、子贡、冉求是否可以从政,孔子回答三人皆可从政,认为“求也艺”。《先进》说政事才能要数冉有、季路。
考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
分 析:
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仁”是一种道德观念。他的学生子张问他怎样才能做到?孔子回答说能够处处实行恭,宽,信,敏,惠这五种美德,便是“仁”了。在他看来,恭敬才不会受辱,宽厚才能得民心,诚信使人信任,勤敏能出政绩,给人慈惠则可以调度他人。孔子认为仁者方可行仁政,所以他竭力主张为政者修身致仁。
考点: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参考译文】 孟武伯问孔子:“子路做到了仁吧?”孔子说:“我不知道。”孟武伯又问。孔子说:“仲由嘛,在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可以让他管理军事,但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孟武伯又问:“冉求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冉求这个人,可以让他在一个有千户人家的公邑或有一百辆兵车的采邑里当总管,但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孟武伯又问:“公西赤又怎么样呢?”孔子说:“公西赤嘛,可以让他穿着礼服,站在朝廷上,接待贵宾,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 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说:“能够处处实行五种品德。就是仁人了。”子张说:“请问哪五种。”孔子说:“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枫柳何施的翻译孙绰赋《遂初》,筑室畎川,自言见止足之分.斋前种一株松,恒自手壅治之.高世远时亦邻居 2020-04-26 …
英语翻译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托其妻与其友人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 2020-06-15 …
英语翻译孙绰赋遂初,筑室畎川,自言见止足之分.斋前种一松树,恒自手壅治之.高世远时亦邻居,语孙曰: 2020-06-15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凡赋役之制有四:一曰租,二曰调,三曰役,四曰杂徭。课户每丁租粟二石;其调随乡土 2020-06-18 …
英语翻译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古之治天下,至纤至悉也 2020-06-18 …
阅读下列材料(13分)材料一凡荒政十有二:……四曰发赈;……六曰出贷;七曰蠲(免除)赋;八曰缓征… 2020-06-20 …
历史上的“泰半之赋”指的是A.统治者对农民征收的除正常赋税之外的一种赋的名称B.农民要将收成的三分 2020-06-25 …
尝试论之曰:《诗序》云:“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至于今之作 2020-06-29 …
英语翻译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 2020-07-03 …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A.孔明曰:“曹操幼子曹植,字子建,下笔成文。曹尝命作 2020-07-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