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如图为t=0时刻两波源间的波形图象,波源S1和S2分别位于坐标原点和x=1.2m处,质点M位于x=0.6m处,此时图中x=0.4m和x=0.8m处的P、Q两质点刚开始振动.已知两列波的波速均为v=0.4m/s、振幅均为A=2cm

题目详情
如图为t=0时刻两波源间的波形图象,波源S1和S2分别位于坐标原点和x=1.2m处,质点M位于x=0.6m处,此时图中x=0.4m和x=0.8m处的P、Q两质点刚开始振动.已知两列波的波速均为v=0.4m/s、振幅均为A=2cm,其中S1只振动了一个周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t=0.5s时,质点P、Q都刚好运动到M点
B.t=1s时,x=0.4m与x=0.8m之间的质点速度均为零
C.t=2.25s时,质点M的位移为4cm
D.t=4s时,x=0.3m处质点的位移为2cm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A、从图中读出波长为0.4m,已知两列波的波速均为v=0.4m/s,故周期:T=
λ
v
0.4m
0.4m/s
=1s;
t=0.5s时,波传播的距离:△x=v•△t=0.4×0.5=0.2m;
故两列波均传播到M点,但质点P、Q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没有随着波形平移,故A错误;
B、t=1s时,波传播的距离:△x=v•△t=0.4×1=0.4m,两个波形上下对称,故x=0.4m与x=0.8m之间的质点位移均为零;但两列波单独传播时引起M点的速度,故M点的速度最大,不为零,故B错误;
C、0.5s时刻质点M开始振动,起振方向向下,2.25s时质点M已经运动1.75s,由于T=1s,故△t=1.75s=1.75T,故此时质点M处于正向最大位移处,位移为2A=4cm,故C正确;
D、t=4s,波形平移距离为:△x=v•△t=0.4×4=1.6m,为四倍的波长;左侧波形单独传播引起0.3m处质点的位移为-2cm;右侧波形单独传播引起0.3m处质点的位移为+2cm;故0.3m处质点的合位移为0,故D错误;
故选:C.
看了如图为t=0时刻两波源间的波形...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某一道物理题某地震台记录到一次地震,记录表明,直达波中的P波和S波到达地震台记录仪的时间差为3.5  2020-06-16 …

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震波是一种电磁波,有P波和S波之分B.纵波传播到古登堡界面时,完全  2020-07-13 …

海底地壳运动引起的大地震可能造成海啸。地震波可分为P波和S波,P波和S波都能被仪器监测到。假设P波的  2020-12-09 …

海底地壳运动引起的大地震可能造成海啸。地震波可分为P波和S波,P波和S波都能被仪器监测到。假设P波的  2020-12-09 …

海底地壳运动引起的大地震可能造成海啸。地震波可分为P波(纵波)和S波(横波),P波和S波都能被仪器监  2020-12-09 …

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10-11题:小题1: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A.P波是横  2020-12-15 …

(2011•吉安模拟)海底地壳运动引起的大地震可能造成海啸.地震波可分为P波(纵波)和S波(横渡),  2020-12-15 …

2013年4月20日是星期六,早上8点左右,西安某中学地震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突然发现科技实验室的地震记  2020-12-18 …

2011年3月份日本发生了里氏9.0级大地震.某地震台记录到这次地震,记录表明,直达波中的P波和S波  2021-01-12 …

2013年4月20日是星期六,早上八点左右,西安某中学地震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突然发现科技实验室的地震记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