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3分)书黄子久画后①王君乔年,得子久之画而疑之,曰:“是未必真出之子久也。”反复观者累日。夫使
阅读下文, 完成第 22 ― 26 题。 (13 分 )
书黄子久画后
①王君乔年,得子久之画而疑之,曰:“是未必真出之子久也。”反复观者累日。夫使其不佳耶,虽子久何益?使其果佳耶,而犹疑非之久,则是徇名而阻天下以无齐善①也。王君方为画,而徇名以阻善,其可乎?譬如《古诗十九首》,相传枚乘作,而说者往往以为不然。人苦不知诗耳,苟知诗,亦熟诵之而已,安用穷其果乘耶?否耶?王君乃豁然喜。
②余则有感于子久之画也。天下之道,未有见之不真、蓄之不厚,而可以苟为之者。子久以画名,其所以得传固有说。子久,常熟人,去大海九十里,焉知其不常登蜃楼以观日,习潮音而听涛涌,而后以其灵奇恍惚之况寓之于画耶?司马子长作《史记》,必先游览天下。书画之道未必不与此通也。且子久既以画名矣,而乃自号曰“大痴”。痴则不画,画则不痴,二者果可兼乎?以是知子久之画,又必其有无饥无渴、齐毁齐誉②之性情寓其中,而后进乎技也。
③呜呼!天下容③有习且熟于其真,而举而为之,常不得其似者,未有望而摹其似,而有所得者也。画何独不然?王君怃然有间,俯首而屈其指曰:“诺!吾春必往观山水焉,子其识之。”时庚寅十二月望后七日也。
【注释】①无齐善:不可能有同样杰出的作品。②无饥无渴、齐毁齐誉:不逐利禄,不计毁誉。③容:或许。
22 .作者认为王乔年怀疑画作真实性的做法是 □□□□ 。( 1 分)
23 .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2 分)
A 学习创作绘画要像黄子久、司马迁那样深入观察自然和体验生活。
B 世人相传《古诗十九首》是枚乘所作,但是作者否认了这个说法。
C 如果作品本身艺术水平不高,那么即使是名家作品也没有什么价值。
D 黄子久精湛的画艺源自他不追名逐利,不计较别人褒贬的良好心态。
24 .第①段中描述了王乔年 “得子久之画”以后从“疑之”到“豁然喜”的心理过程。请分别指出其原因(用自己的话回答)。( 4 分)
( 1 )疑之:
( 2 )豁然喜:
25 .第②段以黄子久观日听涛、司马迁游览天下两例作为论据证明“ ”。(用原文语句回答)( 2 分)
26 .作者交代王乔年“吾春必往观山水焉”的用意是什么?( 4 分)
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成什么,也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立即什么,氧气可以使什么复说明什么越烧越旺 2020-05-16 …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 2020-06-16 …
则不复也的复是什么意思,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复解释为什么? 2020-06-30 …
求个汉语语法好的朋友来帮帮忙我们一起共融享、同携手、赢天下我个人感觉一起和共是不是有意思重复的感觉 2020-06-30 …
用两组关联词造句用无论也和即使也这两组关联词造在一个句子里,不要太复杂,谢谢我说的是把这两个关联词 2020-06-30 …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说:“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 2020-07-05 …
9.像食盐、白糖、高锰酸钾等物质,溶解于水中之后,再通过蒸发去掉水分,使其恢复到原来状态的变化,叫 2020-07-21 …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 2020-11-21 …
《论语·颜渊》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 2020-12-01 …
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不重复使用。即使……也……如果……就……虽然……但是……只要……就……只有…… 2021-0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