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唐代的山水诗,和以二谢为代表的南朝山水诗相比,呈现出崭新的风貌。南朝山水诗所歌咏的对象不过是半壁河山,主要在东南一隅。那时的诗人足未涉黄河,身未

题目详情

唐代的山水诗,和以二谢为代表的南朝山水诗相比,呈现出崭新的风貌。南朝山水诗所歌咏的对象不过是半壁河山,主要在东南一隅。那时的诗人足未涉黄河,身未登岱岳,没有机会领略广袤中原的风光。他们的山水诗,胸襟、气象、境界都受到很大的局限。到了唐代,特别是盛唐时期,祖国的统一、繁荣和富强,为诗人提供了写作山水诗的最好条件。许多诗人在其创作的准备期或旺盛期都曾有过一段漫游生活,他们的足迹及于大江南北、黄河上下。被祖国多姿多彩的山水所培育起来的这一代诗人,他们写起山水诗来,论胸襟、论气象、论境界,就远非南朝人所能相比的了。南朝的山水诗因为是在希企隐逸的风气中产生的,所以诗里常常流露出一种超然世外的情趣。这种传统的隐逸思想在唐代的山水诗里虽然也有所流露,但除此之外,唐代的山水诗里更多了两种感情,这就是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生活的感情。正是这两种感情构成唐代山水诗思想内容方面的重要特点,使今天的读者讽诵之余仍然激动不已。洋溢在唐代山水诗里的那种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那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仍然是我们的精神营养。从艺术上看,南朝山水诗对山水景物的描写追求形似,崇尚工巧,缺乏神韵。唐代山水诗脱离了对形似的追求,而致力于达到神似。它们刻画山水,不滞于山容水态,而是力求把握和表现山水的个性。自然山水成了诗人的朋友,或诗人自己的化身。“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人和大自然,情和景,契合交融达到化境。中国的山水诗到了唐代,才臻于完美、纯熟。

五代以后,山水画渐趋成熟,至宋代遂蔚为大现。荆浩、关仝、董源、李成、范宽、米芾等一大批山水画家的涌现,培养了人们探索和欣赏自然美的兴趣,也刺激了用诗歌去再现自然美的欲望。如林逋《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秦观《泗州东城晚望》:“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淮流转处山。”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是在用画家的眼光去欣赏山水。然而宋代以后由于诗歌创作总的水平已无法和唐代相比,因而山水诗的成就也比唐代逊色。但描绘山水景物的技巧,仍然有所创新。特别是用五七言绝句的形式,集中地绘出一片风景,创造一个意境,常有近似图画的效果。

——节选自袁行霈《中国山水诗的艺术脉络》

4.下列对唐代山水诗“呈现出崭新的风貌”原因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祖国的统一、繁荣和富强从外部环境上为诗人写作山水诗提供了最好的条件。

B.唐代山水诗人屏弃了南朝山水诗中的隐逸风气,胸襟、气象、境界更加开阔。

C.许多诗人通过遍及大江南北、黄河上下的漫游,经受了多姿多彩的山水的培育。

D.唐代山水诗在思想内容上比南朝山水诗增加了热爱祖国和热爱生活的感情。

5.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创作视野的角度看,南朝的山水诗人没有机会领略广袤的中原风光,所以在创作上受到很大局限。

B.从诗人情感上看,唐代山水诗人比南朝山水诗人更加丰富,尤其是多了热爱祖国和热爱生活的感情。

C.从艺术表现上看,唐代山水诗对山水景物的描写不讲究外在形体上的的描绘,而是致力于达到神似。

D.从山水诗发展上看,宋代的山水诗虽然不及唐代,但在表达技巧、创作意境上也有其独到之处。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唐代山水诗里洋溢着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与唐代的祖国统一、繁荣和富强等外部因素密切相关。

B.南朝的山水诗虽然缺乏神韵,但没有这一时期的创作实践,很难说山水诗到唐代就臻于完美、纯熟。

C.宋代山水诗描绘山水景物的技巧高于唐代山水诗,是因为宋代山水诗人是在用画家的眼光去欣赏山水。

D.作者认为,宋代山水诗的成就从总体上看无法与唐代山水诗相比的原因,是宋代诗歌的总体创作水平不及唐代。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4.B

5.C

6.C

【解析】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或词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可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从文中找到与“呈现出崭新的风貌”相关的语段,然后将选项代人原文,进行比较分析做出判断, B项,“屏弃了南朝山水诗中的隐逸风气”说法不对。原文说“这种传统的隐逸思想在唐代的山水诗里虽然也有所流露”所以选B。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将选项分别代人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C项,“不讲究外在形体上的的描绘”说法不对。原文说“唐代山水诗脱离了对形似的追求,而致力于达到神似。它们刻画山水,不滞于山容水态,而是力求把握和表现山水的个性。”所以选C。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把握文意,运用文中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可结合着文章中作者的观点来分析选项是否正确,C项,“宋代山水诗描绘山水景物的技巧高于唐代山水诗”说法不对。原文说“但描绘山水景物的技巧,仍然有所创新。”所以选C。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看了唐代的山水诗,和以二谢为代表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风流短路解释采区采用并联通风,一部分新鲜风流流经工作面,一部分新鲜风因未安装控制风流风门从回风风桥流  2020-03-31 …

今天求得一签:金鞍宝马紫丝缰袖拂花丛锦绣香玩赏东风情未足断桥流水急忙忙后面还有乘时得趣任意施为急宜  2020-05-16 …

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B.果见正房厢庑游廊,悉皆小巧  2020-06-20 …

下列句中带线的词语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体态、容貌)B.身体面庞虽怯弱  2020-07-03 …

下面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B.果见正房厢庑游廊,悉皆小巧别致  2020-11-08 …

下列句中带线的词语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体态、容貌)B.身体面庞虽怯弱不  2020-11-08 …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解释全对的一项是①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形体、容貌)尚小②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  2020-11-08 …

『跪求这段话出自哪里.求全文』走入中年的我们,是一幅尚未描完的画卷,回忆是路过的风景,未来却是遥不可  2020-11-10 …

翻译“取友者,一乡未足,而之一国,一国未足,而之天下,犹以天下为未足,而尚友古之人焉”  2020-12-17 …

下面句子中加粗词语的含义相同的一组是A.①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②屈原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  2021-0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