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却说马谡、王平二人兵到街亭,看了地势。马谡笑曰:“丞相何故多心也?量此山僻之处,魏兵如何敢来!”王平曰:“虽然魏兵不敢
却说马谡、王平二人兵到街亭,看了地势。马谡笑曰:“丞相何故多心也?量此山僻之处,魏兵如何敢来!”王平曰:“虽然魏兵不敢来,可就此五路总口下寨;却令军士伐木为栅,以图久计。”谡曰:“当道岂是下寨之地?此处侧边一山,四面皆不相连,且树木极广,此乃天赐之险也,可就山上屯军。”平曰:“参军差矣。若屯兵当道,筑起城垣,贼兵纵有十万,不能偷过;今若弃此要路,屯兵于山上,倘魏兵骤至,四面围定,将何策保之?”谡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也!兵法云:‘凭高视下,势如劈竹’。若魏兵到来,吾教他片甲不回!”平曰:“吾累随丞相经阵,每到之处,丞相尽意指教。今观此山,乃绝地也。若魏兵断我汲水之道,军士不战自乱矣。”谡曰:“汝莫乱道!孔子云:‘置之死地而后生。’若魏兵绝我汲水之道,蜀兵岂不死战?以一可当百也。吾素读兵书,丞相诸事尚问于我,汝奈何相阻耶?”平日:“若参军欲在山上下寨,可分兵于我,自于山西下一小寨,为掎角之势。倘魏兵至,可以相应。”马谡不从。忽然山中居民,成群结队,飞奔而来,报说魏兵已到。王平欲辞去。马谡曰:“汝既不听吾令,与汝五千兵自去下寨。待吾破了魏兵,到丞相面前须分不得功。”王平引兵离山十里下寨,画成图本,星夜差人去禀孔明,具说马谡自于山上下寨。
却说孔明自令马谡等守街亭去后,犹豫不定。忽报王子使人送图本至。孔明唤入,左右呈上图本。孔明就文几上拆开视之,拍案大惊曰:“马谡无知,坑陷吾军矣!“左右问曰:”丞相何故失惊?”孔明日:“吾观此图本,失却要路,占山为寨,倘魏兵大至,四面围合,断汲水道路,不须二日,军自乱矣。若街亭有失,吾等安归?”长史杨仪进日:“某虽不才,愿替马幼常回。”孔明将安营之法,一一吩咐与杨仪。正待要行,忽报马到来,说:“街亭、列柳城尽皆失了!”孔明跌足长叹曰:“大事去矣!此吾之过也!”急唤关兴、张苞吩咐曰:“汝二人各引三千精兵,投武功山小路而行。如遇魏兵,不可大击,只鼓噪呐喊,为疑兵惊之。彼当自走,亦不可追。待军退尽,便投阳平关去。”又令张冀先引军去修理剑阁,以备归路。又密传号令,教大军暗暗收拾行装,以备起程。又令马岱、姜维断后,先伏于山谷中,待诸军退尽,方始收兵。又差心腹人,分路报与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官吏军民,皆入汉中。又遣心腹人到冀县搬取姜维老母,送入汉中。
1 .这段文字中马谡的语言更富有个性化,试加以分析。
2 .这段文字刻画了两个人物,他们思想性格有明显的差异。分析一下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 .马谡的失败和悲剧,对你有什么启示?
4 .诸葛亮料事如神,在这段文字中也有体现,联系课文你认为体现在哪里?
5 .孔明跌足长叹,这说明失街亭他也认为自己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这责任是什么?
6 .马谡失却要路,占山为寨,这体现他性格方面的什么缺陷?说明他是什么样的人?
7 .街亭失陷后孔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体现出他什么性格?
选出下列每个句子中都有几处选择,把字形有错的一处选出来并加以改正。我军侦察兵顶着烈日,个个汗流浃背 2020-04-07 …
选定生活中的一处自然景物或者动植物,联想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写一段你能和它进行情感对话的文字两百字 2020-05-17 …
一道简单的小学阅读分析梅老师天是突然之间暗下来的,远处又传来了呼呼又隆隆的声响.那呼呼的显然是风声 2020-06-17 …
六国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五人墓碑记即今傫然在墓者也左忠毅公逸事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上面三 2020-06-28 …
《孙子兵法》曰:“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这段话是说:处处防备 2020-07-15 …
《孙子兵法》曰:“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这段话是说:处处防备 2020-07-15 …
《三国演义》中有一个马谡失街亭的故事,马谡是诸葛亮手下的一员大将,从小熟读兵书,平时讲起兵法来头头是 2020-11-07 …
《三国演义》中有一个马谡失街亭的故事,马谡是诸葛亮手下的一名大将,从小熟读兵书,平时讲起兵法来头头是 2020-11-07 …
深山泠坳有伏兵,兵马来时闹盈.兵马喊叫它也叫,兵马静止它无声打一自然现象. 2020-11-10 …
《孙子兵法》曰:“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这段话是说:处处防备, 2020-1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