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各题。送杨子李白斗酒渭城边,垆头醉不眠。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惜别倾壶醑,临分赠马鞭。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应圆。注①作者一说

题目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送杨子
李白
斗酒渭城边,垆头醉不眠。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惜别倾壶醑,临分赠马鞭。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应圆。
【注】①作者一说为岑参,“杨叶”一作“杨柳”。
(1)请从表达技巧上简要赏析颔联“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2)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后两联简要说明。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题干明确了答题的角度--表达技巧.“梨花”“雪”、“杨叶”“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从景和情的角度看,以乐景衬哀情.答题时,先指出手法,然后结合具体的句子分析,最后点明其作用和情感.
(2)分析诗人的情感,注意诗句中的关键词语.“惜别”“临岐赠”,点明离别之情;“添壶酒”“赠马鞭”有显示豪迈豁达之情怀;尾联写诗人想象着友人的路途,等到友人到达目的地应该是在月圆之日,从缺到圆的明月都是诗人依依惜别之情以及美好祝愿的感情寄托.由此可见,最后两联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和豪迈豁达的祝愿之情.

答案:
(1)运用比喻、乐景衬哀情等手法,“梨花”似“雪”,“杨叶”似“烟”,运用了比喻;描写了千树梨花竞相开放、柳叶新条迎风摇曳的美好的春景,以乐景衬托分别时的哀情,也是对朋友前路的美好祝愿.
(2)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和豪迈豁达的祝愿之情.颈联写作者喝得酩酊大醉,又“马上赠鞭”以示纪念,表达了豪迈豁达之情怀;尾联写诗人想象着友人的路途,等到友人到达目的地应该是在月圆之日,从缺到圆的明月都是诗人依依惜别之情以及美好祝愿的感情寄托.

参考译文:
渭城边上我们纵酒言别,在酒坊里长醉而不能入眠.满树的梨花就像积雪那样洁白,千万条的杨树叶恰似那缕缕青烟.惜别间我们饮尽了壶中的美酒.临分别时,送上策马的长鞭.盼望着你到达颍上,那时候新月也应该变圆了.

赏析:    
      首联“斗酒渭城边,垆头醉不眠”描写的是送别的地点以及送别酒宴的热闹场景.诗人以被送行人的目的地起兴,宕开一笔,铺陈叙述.李白在送别友人的宴席上喝得是酩酊大醉,这是李白对朋友的不舍,也是李白个性的写照.  
  酒是李白诗文的一大母题,诗人感情或是因酒而生或是借酒浇愁,酒早已成为了李白诗的象征.“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又或是“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甚至有直接以酒肆之名为诗题的《金陵酒肆留别》,“白门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问取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酒的意象在李白诗中大量出现.  
  颔联“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此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梨花喻雪,在古代诗文中多有出现,同样出名的还有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颔联对仗工整,使诗文具有形式、音韵之美.而“梨花”、“杨叶”的意象又具有唐诗典型的形象美的特点,给人以无尽的想象.千树梨花竞相开放,柳叶新芽迎风摇曳.然而这美好的春景中却蕴藏着对友人即将远行的不舍之情,“以乐景衬哀情”,美好的春日风光却无人陪伴自己欣赏.  
  此外“杨叶”即柳叶,“柳”“留”谐音,古人折柳相送的传统由来已久,汉乐府有古曲《折杨柳歌》:“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李白送别诗歌与众不同,往往能够将分别之情写成普遍化的集体感受.在这首《送别》中,没有提到送别的友人到底是谁,却把自己的深情厚谊寄托在“梨花”“杨叶”这些意象中,使读者产生共鸣.  
  颈联“惜别倾壶醑,临分增马鞭”这句是全诗的点题之句,诗文明确地交代了举行酒宴的目的--送别友人.在送别友人的宴席上,诗人“倾壶”一饮,这是男人之间的送别方式,没有温婉的语言,也没有依依惜别的柔情,只是把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寄于酒中,一饮而尽.待到真的要分别之时,“马上赠鞭”,以示纪念.同样也是男人的赠别,尽管舍不得却故作豪迈.  
  尾联“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应圆”,回味无穷,“三月不知肉味”.送君千里,终须一别,目送友人“颍上去”,想象着友人的路途,这在李白诗文中同样很常见,“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诗人写目的地之景而浮想联翩,因景生情,因景结情,等到友人到达目的地应该是在月圆之日吧,从缺到圆的明月都是诗人依依惜别之情的寄托.无论何时何地的人们在送别之时,都会产生“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挥手再三别,临歧空断肠”的共鸣.我想,诗人也会担忧友人旅途的劳顿吧  
  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这是五千年的积淀,一言概括则为“雅”.无论是送别,还是思念,古人都将自己的浓情蜜意寄于诗文中.古典诗歌是一颗璀璨的明珠,送别诗在这颗颗明珠上闪烁着一缕缕的光芒.在交通发达、通讯便捷的今天,没有“劳劳亭、长亭”这些专门为送别而建造的场所,离别之情已显弥足珍贵,不用鸿雁传书,也没有古人的离愁别恨.现在的我们也许只有从古诗词中才能感受到离别的伤感了吧!  
  作者喝得酩酊大醉,又“马上赠鞭”以示纪念,表达了豪迈豁达之情;尾联写诗人想象着友人的路途,等到友人到达目的地应该是在月圆之日,从缺到圆的明月都是诗人依依惜别之情以及美好祝愿的感情寄托.
看了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急,今晚给我1.图书馆去年全年接待读者120万人,上半年接待读者的人数是全年的七分之一,第四季度接  2020-05-17 …

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什么呢,求下列5个括号里的数,某企业2009年销售收入1000万,出租办公大楼收  2020-05-23 …

清风书社去年全年接待读者120万人.上半年接待读者的人数是全年的38,第四季度接待读者的人数是上半  2020-06-14 …

清风书社去年全年接待读者120万人.上半年接待读者的人数是全年的38,第四季度接待读者的人数是上半  2020-06-14 …

古代西方的思想家提出“Logos”是贯穿万物的永存不朽的理性;古代中国的思想家则提出“万理虽只是一  2020-06-17 …

某企业2009年度通过民政部门向贫困地区捐赠50万,直接向某大学捐款10万元,均在营业外支出中列支.  2020-11-27 …

今天会计考试做的题目:某企业2009年销售收入1000万出租办公室大楼收入120万、接受捐赠20万成  2020-12-04 …

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这种现  2020-12-10 …

6.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这  2020-12-10 …

关于赠与合同中撤销的问题?在赠与合同中已经交付的,还能要求返还吗?除了第一百九十二条受赠人有下列情形  2021-0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