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孔子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对中国文明影响深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既定孔教为国教,则尊之宜若何?……今共和之国民,以神明圣王之孔子配上帝,不犹愈乎!故宜复崇天坛

题目详情
孔子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对中国文明影响深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既定孔教为国教,则尊之宜若何?……今共和之国民,以神明圣王之孔子配上帝,不犹愈乎!故宜复崇天坛,改祈年殿或太殿为明堂,于冬至祭天坛,上辛祭明堂,以孔子配上帝……凡入庙而礼天圣者,必行跪拜礼以致其极恭尽敬。
——康有为《以孔教为国教配天议》(1913年)
材料二 故灭国不足计,若灭教乎,则举其国数千年之圣哲豪杰、遗训往行尽来灭之,所祖述者,皆谓他人父也,是与灭种同其惨祸焉。何其今之人,不自爱国,乃并数千年之文明教化,与其无量数圣哲之心肝,豪杰之骨血,而先灭之欤?彼以孔教为可弃,岂知中国一切文明,皆与孔教相系相因,若孔教可弃也,则一切文明随之而尽也,即一切种族随之而灭也。
——康有为《孔教会序二》(1913年)
(1)根据材料一、二,概述康有为的思想主张。与其早年思想相比,康有为这一思想变化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孔子生长封建时代,所提倡之道德,封建时代之道德也,所垂示之礼教,即生活状态,封建时代之礼教,封建时代之生活状态也;所主张之政治,封建时代之政治也。封建时代之道德、礼教、生活、政治,所心营目注,其范围不越少数君主贵族之权利与名誉,于多数国民之幸福无与焉。何以明之?儒家之言,社会道德与生活,莫大于礼;古代政治,莫重于刑。
——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
材料四 “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此义愚屡言之,张、康亦知之,故其提倡孔教必掊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盖以孔子之道治国家,非立君不足以言治。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
(2)根据材料三、四,说明陈独秀是从哪些方面批判孔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孔子的思想主张,联系实际,谈谈儒家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主张尊孔;认为孔教是中国文明产生的根本,背弃孔教,文明就会丧失,中国将亡国灭种。说明他背离了早年的政治思想,向礼教方面倒退。(2)指出孔子之道是旧时代之道,不合乎现代社会,孔子之道关心的是君主...
看了孔子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对中国文...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人民日报》2005年5月发表题为《全面贯彻“四个尊重”的方针》评论员文章。文章表示“四个尊重”就  2020-05-14 …

自尊心是一个人品德的基础。若失去了自尊心,一个人的品德就会瓦解。这句话告诉我们[]A.自尊是人的基  2020-05-17 …

著名的诗人莎士比亚说过:“没有自尊的人,既近于自卑。”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要有一颗自尊心,是因  2020-06-09 …

自尊是对自己尊严和价值的肯定,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必备操守。一个人要想赢得自尊,就要做到()A.自  2020-06-11 …

你对“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正确理解是()A.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要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  2020-07-05 …

心理学上认为自尊是一种精神需要,是人格的内核。维护自尊是人的本能和天性。为人处事若毫无自尊,脸皮太厚  2020-11-02 …

心理学上认为自尊是一种精神需要,是人格的内核。维护自尊是人的本能和天性。为人处事若毫无自尊,脸皮太厚  2020-11-02 …

心理学认为自尊是一种精神需要,是人格的内核。维护自尊是人本来天性。尊重和爱护孩子的自尊心,要小心的像  2020-11-02 …

有人形象地比喻,自尊和尊重他人是一个钱币的两面,构成完整的人格,彼此不可分离,对此,下列正确的有()  2020-11-03 …

一名八年级学生在作文中写道:倘若问我在这一年里最难忘的一件事情是什么,我会回答说是集体的温暖。这名学  2020-1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