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安全的节能“大衣”:发泡水泥刘荣明①为了能够阻挡夏天的炎热和冬天的寒冷,国家规定在建造楼房时必须给建筑物穿一件用保温材料做成的节能“大衣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安全的节能“大衣”:发泡水泥
刘荣明
①为了能够阻挡夏天的炎热和冬天的寒冷,国家规定在建造楼房时必须给建筑物穿一件用保温材料做成的节能“大衣”,以减少夏天室内冷气和冬天室内暖气的外流。然而近年来,由于建筑外墙易燃的保温材料导致的“高楼火灾”却令人触目惊心。国家有关部门已经禁用了易燃的有机外墙保温材料,取而代之的是无机保温材料,发泡水泥就是其中的一种。
②发泡水泥,顾名思义,是一种有“泡泡”的水泥。“泡泡”是如何产生的呢?首先,将发泡剂用机械搅拌方式,或者高压空气雾化气动方式进行充分发泡,形成大量大小均一、直径适宜、稳定的泡沫。然后将泡沫与水泥浆均匀混合,经过发泡机的泵送系统进行现浇施工或模具成型,经自然养护,就形成了一种内部含有大量封闭气孔的新型轻质保温混凝土。
③通过发泡水泥技术制作的节能“大衣”除了阻燃,还有很多优势。它属于气泡状绝热材料,那些水泥内部的封闭泡泡,可以使混凝土轻质化和保温隔热化,所以保温、隔音的效果特别好。发泡水泥还有支撑地暖管材和地面承重的作用,因其强度高、不变形,故可以避免使用复合材料形成的地面裂缝.其抗压强度较高,抗裂性是普通混凝土的8倍。
④在制作发泡水泥的过程中,发泡剂必不可少,发泡剂是否安全环保呢?水泥发泡剂原料为植物性或者动物性的脂肪酸,合成体为水溶性,不含苯、甲醛等有害物质,所以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绝对安全环保。
⑤发泡水泥耐久性大于50年,可与建筑同寿命,一次施工可使建筑终身保温。我国最早的发泡水泥应用,是黑龙江地区的墙体保温层。该工程由上世纪50年代初期的前苏联专家指导施工,至今近60年依然完好无损,仍在使用。
目前 ,发泡水泥在楼层间低温地板辐射采暖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作为外墙保温“大衣”还亟待推广。相信未来这种新型环保材料会带给我们更加安全节能的居住环境。
(选文有删改)
小题1:阅读全文,请简要回答发泡水泥的优势有哪些。(4分)
小题2:第⑤段中的画线语句,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3:第⑥段中的划线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2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①阻燃②保温、隔音;③抗压、抗裂性强/支撑地暖管材和地面承重;④安全环保:⑤耐久性强。(答出1个方面。给1分,答出4个方面,即给满分)
小题1:举例子、例数字(2分);具体说明了发泡水泥耐久性强的特点(1分)。
小题1:不能(1分),准确地说明发泡水泥(在楼层间低温板地板辐射采暖中)应用的程度(1分)。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文章的3、4、5小节的内容来概括发泡水泥的优势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说明方法以及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说明方法根据说明方法的各种类型来判别,说明方法的作用一般都是该段的中心句或该段的主要内容。
小题1: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一般方法为:表态+解释+分析效果+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先表态,再解释加点词的意思,然后联系说明对象“土壤被污染的程度”作答,最后还要联系上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安全...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列做法能增大压强的是()A.挖掘机安装履带B.载重车装有许多车轮C.汽车安全带做得较宽D.溜冰鞋  2020-05-14 …

目前,全世界都在倡导低碳生活,低碳经济,低碳环保.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则应该从节约身边的能源做起,下列  2020-05-16 …

调查时要注意安全.下列哪项是比较安全的做法()A.一个人走到偏僻的地方B.攀爬高处C.下水捞鱼D.  2020-07-12 …

节约能源且安全的做法是()A.开冰箱门后未关好B.洗衣机只洗一件衣服C.用煤气灶生火取暖D.白天尽量  2020-11-05 …

[校园内外]某中学的校园广播深受同学们欢迎,近期广播站围绕《生命*安全》做了三期节目,以下为主要内容  2020-11-14 …

某中学的校园广播深受同学们的欢迎,近期广播站围绕《校园安全》做了二期节目,以下为主要内容:校长讲话:  2020-11-14 …

能的利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方便,但我们也应有节能意识.下列符合节能要求且安全的做法是()A.夏天  2020-12-14 …

实用文体阅读安全节能的“大衣”:发泡水泥①为了能够阻挡夏天的炎热和冬天的寒冷,国家规定在建造楼房时必  2020-12-14 …

(2012•永安市质检)为安全起见,汽车驾驶员必须使用安全带,其目的是防止汽车在紧急刹车时,由于的原  2020-12-22 …

调查时要注意安全,下列各项中比较安全的做法是()A.为了调查更全面,一个人要多到偏僻的地方观察记录B  2021-0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