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菊郑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①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②高。画菊③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郑 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①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②高。

画 菊③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释】①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阳节。②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 形似松。③这首《画菊》诗是生活于宋元易代之际的南宋诗人在宋亡之后所写。

1.两首咏菊诗分别以菊象征了怎样的品格? (4分)

2.简要说明《画菊》诗中“百花”、“疏篱”、“抱香”、“北风”等词语的寓意。(3分。选择其中三个作答)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菊》:不求高位 不慕荣利 只求有益于人的高洁品格。(2分)《画菊》:坚守大义、宁死不屈的崇高民族气节。(2分)

2.百花:丧失民族气节、依附新朝的人们。疏篱:恶劣的政治环境。抱香:坚持民族大义。北风:元朝统治者。(3分)


1.


分 析:
解答此题,要先感悟诗歌整体意境,然后结合着诗歌注释,抓住关键词来分析,前首诗,“香满池岸”表现出了菊散发香味让人心情愉悦的高洁品格;“不羡瓦松高”表现出了菊花不羡慕高位,象征着不慕名利的品质。后首诗,“不并百花丛”“独立”表现了菊花并与其它花混杂在一起,保持独立的品格,象征着坚守大义;“宁可枝头抱香死”,也不“落北风中”,象征着坚守大义、宁死不屈的崇高民族气节。


考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分 析:
解答此题,可结合着诗歌写作背景及写作意图来,根据题干词语,展开联想,“百花”,可从百花的依从、趋炎附势的情态,可联想到那些丧失民族气节、依附新朝的人们。“疏篱”,从诗人的“独立”于“疏篱”之外,便可联想到“疏篱” 象征着恶劣的政治环境。“抱香”,为了“抱香”,甘愿死去,可联想到“抱香”象征着坚持民族大义。宁死也不愿落入“北风”中,由此可联想到,“北风”代表着元朝统治者。


考点: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看了阅读下面这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鸭子从池塘中出来,羽毛并不湿--毛细现象B.细玻璃棒尖端放在火焰上烧溶后尖  2020-06-16 …

地震时遇到化工厂着火、毒气泄漏,要尽量顺风跑,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为甚么是错的!地震时遇到化工厂  2020-06-29 …

在暗室里用手电筒照射一块毛玻璃,观察反射光的方向.然后用蘸水的湿毛巾擦毛玻璃,再用手电筒照射毛玻璃  2020-07-01 …

身处火灾现场时,应当尽量用湿毛巾或湿布捂住口鼻,然后蹲下寻找逃生通道.下列关于火灾逃生预案和逃生做  2020-07-28 …

火灾发生时,下列逃生方法错误的是()A.尽量将身体贴近地面匍匐或弯腰前进B.疏散中应用湿毛巾捂住口  2020-07-28 …

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电器着火,迅速切断电源B.图书着火,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天然气  2020-07-28 …

关于温度的问题在相同室温条件下(假定为20摄氏度),2条毛巾,一干一湿,为什么湿的摸起来要比干毛巾凉  2020-11-05 …

火灾发生时,下列逃生方法错误的是()A.尽量将身体贴近地面匍匐或弯腰前进B.疏散中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2020-11-22 …

火灾发生时,下列逃生方法错误的是[]A.尽量将身体贴近地面匍匐或弯腰前进B.疏散中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2020-11-22 …

夏天用湿毛巾包在牛奶瓶外围,希望牛奶不至于很快升温而变质,从物理角度讲()A.这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湿  2020-1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