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回答问题。画菊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注郑思肖(1241-1318),南宋故臣,诗人、画家。南宋灭亡后隐居吴下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回答问题。
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注】郑思肖(1241-1318),南宋故臣,诗人、画家。南宋灭亡后隐居吴下,坐卧不肯向北。
(1)诗人抓住了菊花的哪些特点来刻画菊花形象的?
(2)全诗采用了什么手法?寄予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注】郑思肖(1241-1318),南宋故臣,诗人、画家。南宋灭亡后隐居吴下,坐卧不肯向北。
(1)诗人抓住了菊花的哪些特点来刻画菊花形象的?
(2)全诗采用了什么手法?寄予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要回答菊花的特点,应先在诗中找出描写句话的诗句.“花开不并百花丛”,写出了菊花独立清正的节操;“独立疏篱趣无穷”写出了菊花的怡然自得的心境;“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写出菊花坚贞不移的气节.
(2)此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这首诗写的是菊花,表现的当然使作者的情感或观点,因此表现手法应当是托物言志.至于表达的情感,可根据上题菊花的特点回答.
答案:
(1)菊花开放时不与百花为伍,在疏篱处悄然独放,意趣无穷,(1分)表现了菊花的志向高洁(1分);菊花残落时紧抱枝头,不被北风吹落(1分),表现了菊花傲然不屈、
顽强抗争(1分).
(2)托物言志(象征手法)(2分),借菊花的独立、高洁、不屈,表现 出作者坚守情操、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感.(2分)(答拟人、借代给1分)
译文:
你在秋天盛开,从不与百花为丛.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边,你的情操意趣并未衰穷.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绝不会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赏析:
这首自题《寒菊》图诗,集中表现了郑思肖的思想品格和胸怀襟抱.诗从晚香着笔:百花在春光明媚的时节盛开,独有菊花挺立在凌厉的风霜之中,不与百花争妍斗艳.郑接着,诗人又写百花已经凋零,只有菊花立于疏篱旁,意趣无穷.这里的“趣”,既指菊花的傲风拒霜、独放光华的自然之趣,也是画家融入菊花形象中的高洁坚贞、真淳自得的主观之趣.诗句融入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 “此中有真意”的意趣.范成大在《范村菊谱序》里提到“以菊比君子”的说法,云: 岁华晼晚,草木变衰,乃独晔然秀发,傲睨风露,此幽人逸士之操.”范成大序文与郑思肖诗句的题旨是相同的,范文可以帮助我们领悟郑思肖诗歌意象的深刻内蕴.
后两句诗意深转一层.菊花盛开后,在枝头逐渐枯萎,花瓣并不凋谢落地,故云“枝头抱香死”.北风在南宋文学家的笔下象喻来自北方的贵族统治集团的侵扰.诗句用隐喻手法,是说宁可为坚持气节而死去,不愿屈服于蒙元统治集团,表现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凛然正气,真诚地剖白了诗人自己的至死不渝的崇高民族气节.这两句诗有所本,宋代朱淑真《菊花》诗:“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郑思肖略事点化,使诗的意蕴更为深化,带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这首诗题咏的对象是画上的菊,诗歌的重点是托物言志,不在于发挥画理,因此具有咏物诗的特征.全诗写菊花之形貌,得菊花之神理,又能超乎其上,在充分表现菊花自然属性的同时,摅写了郑思肖的爱国情操,既表现出菊花的自然美,菊画的绘画美,又表现了画家兼诗人的人格美,使菊花形象的自然性与社会性得到和谐的统一,这首题画诗也便有了崇高的审美体验和深睿的哲理含蕴,使读者从中获得美感愉悦和生活启迪.
(2)此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这首诗写的是菊花,表现的当然使作者的情感或观点,因此表现手法应当是托物言志.至于表达的情感,可根据上题菊花的特点回答.
答案:
(1)菊花开放时不与百花为伍,在疏篱处悄然独放,意趣无穷,(1分)表现了菊花的志向高洁(1分);菊花残落时紧抱枝头,不被北风吹落(1分),表现了菊花傲然不屈、
顽强抗争(1分).
(2)托物言志(象征手法)(2分),借菊花的独立、高洁、不屈,表现 出作者坚守情操、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感.(2分)(答拟人、借代给1分)
译文:
你在秋天盛开,从不与百花为丛.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边,你的情操意趣并未衰穷.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绝不会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赏析:
这首自题《寒菊》图诗,集中表现了郑思肖的思想品格和胸怀襟抱.诗从晚香着笔:百花在春光明媚的时节盛开,独有菊花挺立在凌厉的风霜之中,不与百花争妍斗艳.郑接着,诗人又写百花已经凋零,只有菊花立于疏篱旁,意趣无穷.这里的“趣”,既指菊花的傲风拒霜、独放光华的自然之趣,也是画家融入菊花形象中的高洁坚贞、真淳自得的主观之趣.诗句融入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 “此中有真意”的意趣.范成大在《范村菊谱序》里提到“以菊比君子”的说法,云: 岁华晼晚,草木变衰,乃独晔然秀发,傲睨风露,此幽人逸士之操.”范成大序文与郑思肖诗句的题旨是相同的,范文可以帮助我们领悟郑思肖诗歌意象的深刻内蕴.
后两句诗意深转一层.菊花盛开后,在枝头逐渐枯萎,花瓣并不凋谢落地,故云“枝头抱香死”.北风在南宋文学家的笔下象喻来自北方的贵族统治集团的侵扰.诗句用隐喻手法,是说宁可为坚持气节而死去,不愿屈服于蒙元统治集团,表现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凛然正气,真诚地剖白了诗人自己的至死不渝的崇高民族气节.这两句诗有所本,宋代朱淑真《菊花》诗:“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郑思肖略事点化,使诗的意蕴更为深化,带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这首诗题咏的对象是画上的菊,诗歌的重点是托物言志,不在于发挥画理,因此具有咏物诗的特征.全诗写菊花之形貌,得菊花之神理,又能超乎其上,在充分表现菊花自然属性的同时,摅写了郑思肖的爱国情操,既表现出菊花的自然美,菊画的绘画美,又表现了画家兼诗人的人格美,使菊花形象的自然性与社会性得到和谐的统一,这首题画诗也便有了崇高的审美体验和深睿的哲理含蕴,使读者从中获得美感愉悦和生活启迪.
看了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回答问题。画...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为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若家中煤气泄露,报警器应安装在什么位置?(上方 2020-06-30 …
游子迟迟未归家,可知家中父母忧?此时不归何时返?待家父母苍老时?的意思 2020-11-14 …
为了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当报警器接触到一定量的泄漏气体时,会发生出响声,有位同 2020-12-31 …
为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当报警器接触到一定量的泄漏气体时,会发生响声。有位同学家 2020-12-31 …
为了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当报警器接触到一定量的泄漏气体时,会发生出响声,有位同 2020-12-31 …
为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下图),当报警器接触到一定量的泄漏气体时,会发出响声。有 2020-12-31 …
为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当报警器接触到一定量的泄漏气体时会发出响声.有位同学家中所使 2020-12-31 …
为防止家中燃气泄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某同学家中的燃气报警器安装的位置如图所示,该同学家中 2020-12-31 …
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A.检修电路及更换元件时,应先断开总开关B.在有绝缘层的通电电线上 2021-01-07 …
(1)天然气是家庭生活的燃料,因天然气泄露造成危险,故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如图中安装合理的是,写出天 2021-0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