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仁义礼智信怎么解释仁义礼智信五个字

题目详情
仁义礼智信怎么解释
仁义礼智信五个字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儒家学说 孔云:仁义礼,孟云:仁义礼智,仲舒云:仁义礼智信.(仲舒是董仲舒) 仁义礼智信此为五常 孔子也常谈仁义礼智圣,但他并没有将这五者并列,而是分述.最早提出这个观点. 孟子说—仁义礼智根于心,就是说仁义礼智的道德是天赋的,是人心所固有的,是人的“良知、良能”,是人区别于禽兽的本质特征! 董仲舒的思想为仁义礼智信其实是高于皇权的. 虽然君为臣纲,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但人主的发号施令,一样要受到五常的约束. 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和其他的立宪制度一样,在历史上有效防止了皇权专制主义在废封建兴郡县之后的无限扩张. 事实上,秦始皇这样的君王,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了. 孔子曾将“智仁勇”称为“三达德”,又将“仁义礼”组成一个系统,曰:“仁者人(爱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焉.” 仁以爱人为核心,义以尊贤为核心,礼就是对仁和义的具体规定. 孟子在仁义礼之外加入“智”,构成四德或四端, 曰:“仁之实事亲(亲亲)是也;义之实从兄(尊长)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背离)是也.” 董仲舒又加入“信”,并将仁义礼智信说成是与天地长久的经常法则(“常道”),号“正常”. 曰:“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贤良对策》). 董仲舒的“五常”学说的特点是:对仁义礼智信作了不违背孔孟思想的发挥;将仁义礼智信与五行相匹配,把纯人伦的东西纳入天道五行的范畴,从而为仁义礼智信提供了哲学依据,形成“五常之道”.
看了仁义礼智信怎么解释仁义礼智信五...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