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古诗《次北固山下》,完成下列各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颔联写船上所见

题目详情
阅读古诗《次北固山下》,完成下列各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___;“风正”,___。
(2)请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谈谈你对诗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理解。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做此题要在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进行赏析.“潮平两岸阔”描写了由于春水上涨,江水更加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所以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一帆悬”,“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写出了风的猛,那帆就鼓成了弧形,所以写出了帆悬空的态势.
(2)做此题首先要了解第三联的内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旧的一天消逝了,旧的一年也过去了,而诗人却仍然漂泊流浪,如雨中浮萍;“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别说是回家,就是家书也要托付给春光中北归的大雁,由此可体会出作者的浓浓的思乡之情,还有浓浓的乡愁.
答案:(1)两岸才显得宽阔;帆才有悬空的态势.
(2)示例一:诗人想到(诗句)要借雁足来给他传递家书,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乡愁).
示例二:诗人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表达了浓浓的乡愁(思乡之情).
译文:
旅途在青山外,船儿泛着湛蓝的江水向前.
潮水涨平,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残夜还未消退之时,新的太阳已从海上升起;旧年尚未过去,江上已流露春意.
寄去的家书不知何时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赏析:
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意思是遍布异乡游子足迹的驿路,从北固山中伸出,又蜿蜒伸向山外;沿水路疾驰的小船,也飞到绿水前面去了.
次联“潮平江岸阔,风正一帆悬”,具体写江面的景色.在天将亮时,诗人远望江面,因为潮满而觉得江面仿佛比昨日增宽了;这时有一只帆船,顺风东下,使沉寂了一夜的长江顿添生气.“阔”字写出了诗人视觉的特殊感受;“一”字显示了江面的平静被打破,点出旅客思乡心切,不待天明已催舟进发了;“悬”字表示帆的醒目高张,这一联写得明快雄奇,将长江下游潮涨江阔、烟波浩渺的壮美景色生动地展现出来,传达出诗人心灵中要“乘长风以破万里浪”的豪迈感.
第三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将大江日出的壮景给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了.北固山下江面开阔,举目远望,仿佛一眼即能望尽东方地平线.在这残夜将尽的晓色中,一轮红日从东方江面上冉冉而升,天亮了,放眼江岸,万物复苏,诗人突然觉得江南的春天来得特别早,春之命脉,仿佛是伸入了旧年年底一样.这一联诗人无意于说理,然而却于景物描写中形象地昭示了一切新生事物都必须从陈旧的母体中脱胎而出的客观辩证法.
末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既承接上联的“残夜”、“旧年”,又照应首联的“客路”,写诗人在眼前景物触发下内心勃然而生的思乡之情.旧的一天消逝了,旧的一年也过去了,而诗人却仍然漂泊流浪,如雨中浮萍,到底什么时候能重返故乡,连泊舟中的诗人自己也不清楚,因此他只好寄希望于春光中北归的大雁为自己传书了.
看了阅读古诗《次北固山下》,完成下...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解方程的应用题进入防汛期后,某工程队对河堤进行了加固,加固600m后,采用了新的加固模式,这样每天  2020-05-13 …

溶液饱和蒸汽压的问题加入溶质到溶剂,溶剂的饱和蒸汽压下降,就是说这溶液的饱和蒸汽压比纯溶剂抵.水的  2020-05-16 …

申请书格式怎么写入团申请书的写法格式入团申请书的写作格式一般来讲都是固定的,它的内容主要包括五个部  2020-06-12 …

写入团申请书的问题在入团申请书里写“以前,我一直想加入共青团,但将自己同那些优秀共青团员比较时,就  2020-06-12 …

阅读下文,完成1~3题。窦太后好《老子》书,召辕固生问《老子》书。固曰:“此是家人言耳。”太后怒曰  2020-06-17 …

沥青是固体液体沥青是固体还是液体?  2020-06-28 …

在同等质量下,为什么固态水比液态水体积要大?(注意:这是一个很晕的问题,慎入!)头易晕者慎入!一定  2020-07-01 …

填入下列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青春本是生活的一部分,①把青春融入生活,你②领会青春的真谛  2020-07-01 …

青蛙实验显示:科学家将青蛙投入已经煮沸的开水中时,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来的高温刺激立即奋力从开水中跳出  2020-11-05 …

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与鲁迅相遇程振兴与鲁迅相遇,是与我的学生———中国当代80后、90后青年的相  2020-1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