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各题。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①对这首诗语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题目详情
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①对这首诗语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___。
A. 题目中的“次”本是“停驻”之意,这里指“停宿”在北固山下的旅馆之内。
B. 首联中的“客路”指的是诗人要去的路,“青山”指的是题目中的北固山。
C. 颔联中“两岸阔”的“阔”是表现潮平之后的景象,随着春潮的起涨,放眼望去,江面似与岸平,舟中人的视野也因此而开阔。
D. 颈联透露出诗人是在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此联表现了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
②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___。
A、诗歌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后写“行舟”,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羇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B、第二联的“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诗正是通过这一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等大景。
C、第三联写得妙绝。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令人想像到诗人已被江南的美景所陶醉了。
D、尾联写诗人正放舟于绿水之上,正向着青山之外的绿水进发,看到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想托雁儿捎信给在洛阳的家人,诉说自己内心深处的乡愁。
③品读全诗,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第二联所展现的画面。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①对这首诗语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___。
A. 题目中的“次”本是“停驻”之意,这里指“停宿”在北固山下的旅馆之内。
B. 首联中的“客路”指的是诗人要去的路,“青山”指的是题目中的北固山。
C. 颔联中“两岸阔”的“阔”是表现潮平之后的景象,随着春潮的起涨,放眼望去,江面似与岸平,舟中人的视野也因此而开阔。
D. 颈联透露出诗人是在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此联表现了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
②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___。
A、诗歌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后写“行舟”,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羇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B、第二联的“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诗正是通过这一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等大景。
C、第三联写得妙绝。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令人想像到诗人已被江南的美景所陶醉了。
D、尾联写诗人正放舟于绿水之上,正向着青山之外的绿水进发,看到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想托雁儿捎信给在洛阳的家人,诉说自己内心深处的乡愁。
③品读全诗,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第二联所展现的画面。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①本题考查古诗的理解,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学生要明确,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停泊”的意思.故选:A.②本题考查古诗的赏析,注...
看了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各题。次北固...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诗歌:30分1.描写入学及小学一年级生活诗歌一篇,本诗歌最后一句内容要体现出“那一年,我戴上了红领 2020-05-13 …
某中学准备在全校推广诗歌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请你以学生代表的身份,写一段鼓励学生阅读诗歌 2020-05-17 …
生命如(),生命如()要富有诗意,如:生命如诗,是一首浪漫的抒情诗.生命如歌,是一曲激昂的奋斗之歌 2020-06-04 …
点评下面句子,从修辞等来点评!生活如诗,诗意有尽情难尽;生活如茶,茶香满口情悠悠;生活如歌,歌到深 2020-06-22 …
点评下面句子,从修辞等来点评!生活如诗,诗意有尽情难尽;生活如茶,茶香满口情悠悠;生活如歌,歌到深处 2020-11-05 …
有哪些描写古代人业余生活的诗词或是史籍啊,不仅是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什么的,重要的是生活.不一定非是诗 2020-12-04 …
语文句子仿写,一共3个,1生活如诗,诗意有尽情难尽;生活如茶,茶香满口情悠悠;生活如歌,歌到深处情难 2020-12-20 …
阅读下文,完成第5―7题。民歌到底是什么?区分民歌与非民歌是否有一个固定和科学的标准?以前我们分析《 2020-12-22 …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民歌到底是什么?区分民歌与非民歌是否有一个固定和科学的标准?以前我们分析《诗经》 2020-12-22 …
诗歌:回顾初中一年级生活的诗歌一篇,本诗歌最后一句内容要体现出“告别少先队,即将加入共青团”的意思. 2021-0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