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落第长安常建杂诗无名氏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恐逢故里莺花

题目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落第长安 常建                       杂 诗 无名氏
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   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
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过一春。   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
8.这两首诗字句相似,音韵相近,而所抒之情却不尽相同。请你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这两首诗所抒感情的异同。(5分)
9.请赏析“一树梨花一溪月”中“溪”字的表达效果以及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6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8.这两首诗都表现了主人公的旅思乡愁,(2分)但常诗的感情更倾向于落第之后羁留帝京的失落、羞愧与沮丧。这从“耻作…”“恐逢”两句可以看出。(2分)杂诗不涉具体情事,但表现的乡情乡愁更苦涩难堪,更深更细更普遍更富于感染力,能在更大范围内引起共鸣(1分)
9.(1)“溪”字的表达效果有三,其一,以“溪”修饰“月”,将月色有形化,把不可揽结的月色写得如捧手可掬,生动形象。其二,“溪”本是名词,移用到这里作定语后仍保留其名词的形象感,溪月相映,更见美感。其三,溪水是流动的,这又与“一树梨花”的静美相映衬,动静结合,显出景物生机。(3分)
(2)梨花洁白,梨树高秀,溪水澄澈,月光皎洁,诗句描绘了一幅静中有动,冷中有暖,美中含愁的宁静清雅的故乡月夜图。(3分)

看了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战国时期秦国著名政治家问:材料中所述的政治家是谁?他得到哪位秦国国君  2020-06-04 …

苏秦(战国时的人物)少年时游手好闲、不学无术,在外边到处碰壁,回到家里,父母骂他,嫂子不给他饭吃。  2020-07-16 …

战国时苏秦为了谋取功名,先去秦国、赵国游说。但他处处遭到冷遇,连回乡的盘缠都没有了,只好自己挑着行  2020-07-28 …

秦时明月3中为什么会出现荀子?按时间他应该早死了啊?秦时中秦始皇已经统一六国,所以秦时中的故事应该  2020-07-29 …

英语翻译荀子,名况,战国后期赵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也是战国最后一位思想家,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  2020-07-29 …

1.在秦朝统一中国之前,各个国家之间的战争已经进行了()多年2.秦始皇当国君时,与秦国并立的国家有六  2020-11-28 …

下列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贾谊,西汉人,政论家,文学家。其作品《过秦论》题目中的“过”是“指出……  2020-12-06 …

在战国时期曾受到秦国推崇的法家却在秦朝以后衰败,主要是由于法家的理论[]A.不利于�在战国时期曾受到  2020-12-21 …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说:“(秦朝)在证明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的灭亡)也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  2020-12-21 …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说:“(秦朝)在证明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的灭亡)也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  2020-1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