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日符。”贴春联是中国人过年时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人们通常在除夕这天,将写好的春联贴于门上。春联的字数可多可少,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日符。”贴春联是中国人过年时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人们通常在除夕这天,将写好的春联贴于门上。春联的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联必须构成对仗,如四言联“春安夏泰,秋稔(rěn)冬祥”,六言联“冬尽梅花点点,□□□□□□”。春联寓意吉祥,言简意赅(gāi),深受人们喜爱。
春联是仅在春节这一特定时节张贴的对联,而对联还有其他种类,如婚联、寿联、挽联,以及为园林建筑【甲】(题写/题签)的楹(yíng)联等。对联的撰写,往往注重其【乙】(蕴涵/内涵)与品位。尤其是名联佳对,文辞讲究,意蕴丰富,【丙】(吟咏/涵咏)起来锒锒上口,齿颊留香。对联或镌(jùn)刻或书写,楷行隶篆,其中不乏艺术精品。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2)在文中方格处填入下列语句,恰当的一项是___
A.万户栖柳依依
B.千家喜气洋洋
C.春回爆竹声声
D.春来微风缕缕
(3)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___
A.题写 内涵 吟咏
B.题签 内涵 涵泳
C.题写 蕴涵 涵泳
D.题签 蕴涵 吟咏
(4)下列关于“对联”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___
A.字数限于四言和六言 B.上下联讲究对仗和押韵
C.只适合在喜庆场合张贴 D.常常与书法艺术相结合。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日符。”贴春联是中国人过年时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人们通常在除夕这天,将写好的春联贴于门上。春联的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联必须构成对仗,如四言联“春安夏泰,秋稔(rěn)冬祥”,六言联“冬尽梅花点点,□□□□□□”。春联寓意吉祥,言简意赅(gāi),深受人们喜爱。
春联是仅在春节这一特定时节张贴的对联,而对联还有其他种类,如婚联、寿联、挽联,以及为园林建筑【甲】(题写/题签)的楹(yíng)联等。对联的撰写,往往注重其【乙】(蕴涵/内涵)与品位。尤其是名联佳对,文辞讲究,意蕴丰富,【丙】(吟咏/涵咏)起来锒锒上口,齿颊留香。对联或镌(jùn)刻或书写,楷行隶篆,其中不乏艺术精品。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 A.秋稔(rěn) | 冬祥意蕴 | 
| B.楹(yíng)联 | 齿颊留香 | 
| C.言简意赅(gāi) | 撰写 | 
| D.镌(jùn)刻 | 锒锒上口 | 
A.万户栖柳依依
B.千家喜气洋洋
C.春回爆竹声声
D.春来微风缕缕
(3)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___
A.题写 内涵 吟咏
B.题签 内涵 涵泳
C.题写 蕴涵 涵泳
D.题签 蕴涵 吟咏
(4)下列关于“对联”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___
A.字数限于四言和六言 B.上下联讲究对仗和押韵
C.只适合在喜庆场合张贴 D.常常与书法艺术相结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镌juān刻,琅琅上口.本题比较简单,将字音和字形结合起来考查.注意“镌”要和“隽”不要混淆,“锒”是“钅”,与金属有关,指囚锁犯人的铁链,如“锒铛入狱”;也形容金属撞击的声音.“琅”是“玉”字旁,指玉石碰撞的清脆响声.书声琅琅,极言书声清脆,故用“琅”.D、“镌”读音为“juān”;“锒锒”为“琅琅”.故选D.
(2)对联句式对仗,词性严格相对,词义相近或相反,用语宜雅忌俗,词语不能重复.春联要能体现节日特色.“万户”“千家”词性与“冬尽”不匹配,排除A、B项;比较C、D,C项在内容上能够照应“过年”,词性、结构、平仄也合适;D“缕缕”平仄与上联的“点点”不匹配,故选C为佳.
(3)对实词的辨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意侧重点、词语的词意的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②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③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要在具体语境中辨析词语的“同中之异”.“题写”指书写,“题签”多指为书籍、卷册封面题写标签.题干中“园林建筑”应用“题写”;“内涵”多指内在涵养,可做名词,“蕴涵”指包含,只能作动词.题中“对联的撰写”应用名词,故选用“内涵”;“吟咏”指咏唱,声调有抑扬的念,“涵泳”指深入领会.“尤其是名联佳对,文辞讲究,意蕴丰富”语境强调“咏唱”.故选A.
(4)注意这是一个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不是文学常识题.其实对联是讲求押韵的,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但在高中阶段,一般不考查对联的平仄.文中说对联字数可多可少,排除A;文中没有提到对联必须押韵,排除B;对联不仅有用在喜庆场合,还用其他种类,像挽联就不是用在喜庆场合的,排除C.
答案:
(1)D
(2)C
(3)A
(4)D
(2)对联句式对仗,词性严格相对,词义相近或相反,用语宜雅忌俗,词语不能重复.春联要能体现节日特色.“万户”“千家”词性与“冬尽”不匹配,排除A、B项;比较C、D,C项在内容上能够照应“过年”,词性、结构、平仄也合适;D“缕缕”平仄与上联的“点点”不匹配,故选C为佳.
(3)对实词的辨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意侧重点、词语的词意的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②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③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要在具体语境中辨析词语的“同中之异”.“题写”指书写,“题签”多指为书籍、卷册封面题写标签.题干中“园林建筑”应用“题写”;“内涵”多指内在涵养,可做名词,“蕴涵”指包含,只能作动词.题中“对联的撰写”应用名词,故选用“内涵”;“吟咏”指咏唱,声调有抑扬的念,“涵泳”指深入领会.“尤其是名联佳对,文辞讲究,意蕴丰富”语境强调“咏唱”.故选A.
(4)注意这是一个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不是文学常识题.其实对联是讲求押韵的,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但在高中阶段,一般不考查对联的平仄.文中说对联字数可多可少,排除A;文中没有提到对联必须押韵,排除B;对联不仅有用在喜庆场合,还用其他种类,像挽联就不是用在喜庆场合的,排除C.
答案:
(1)D
(2)C
(3)A
(4)D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千...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甲对乙说:我的年龄是你年龄的2倍;乙说:我6年后的年龄和你10年前的年龄一样.甲、乙两人今年各是多 2020-04-26 …
瑞雪兆丰年下一句 2020-05-13 …
为什么4年一润,百年不润?我在书上看到这样一个题:1896年,第一界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雅典举行,第二 2020-05-16 …
一根绳长21分之8,先剪下它的一半,再把剩下的剪下一半,像这样连续剪4次后,剩下部分长多少米?人教 2020-05-17 …
古诗:一弦一柱思华年,下一句是什么 2020-05-20 …
SUSE Linux Enterprise 11是Novell在2008年3月宣布的其下一代企业Li 2020-05-24 …
二月是二十八天的润年,最近的和下一个是那年? 2020-06-06 …
古人对特定的年龄一般不用数字表示,而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下列的年龄称谓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 2020-06-10 …
古人对特定的年龄一般不用数字表示,而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下列的年龄称谓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 2020-06-10 …
有四个人,他们的年龄一个比一个大一岁,他们的年龄的乘积是43680,这四个人的年问:这四个人的年龄 2020-06-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