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向西方学习。阅读下列材料,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
题目详情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向西方学习。阅读下列材料,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李鸿章
(1)材料一中,以李鸿章为代表的中国人为“学习外国利器”掀起了什么运动?创办了哪些企业(任举2例)?这些企业的创办在当时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
材料二:在中华民族陷入强邻环列、虎视鹰瞵、瓜分豆剖的危机关头,他向光绪帝具体提出了变法上中下三策,其上策的主旨是“采法俄、日以定国是”,即“以俄国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
(2)指出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谁?他是如何“采法俄、日以定国是”的?结果怎样?
材料三: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重大事件?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材料四: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敬告青年》
(4)材料四中,“德、赛两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陈独秀等人为“救治中国”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在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有什么地位和作用?
(5)综上,可以看出近代中国在向西方学习上呈现出什么特点?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李鸿章
(1)材料一中,以李鸿章为代表的中国人为“学习外国利器”掀起了什么运动?创办了哪些企业(任举2例)?这些企业的创办在当时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
材料二:在中华民族陷入强邻环列、虎视鹰瞵、瓜分豆剖的危机关头,他向光绪帝具体提出了变法上中下三策,其上策的主旨是“采法俄、日以定国是”,即“以俄国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
(2)指出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谁?他是如何“采法俄、日以定国是”的?结果怎样?
材料三: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重大事件?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材料四: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敬告青年》
(4)材料四中,“德、赛两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陈独秀等人为“救治中国”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在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有什么地位和作用?
(5)综上,可以看出近代中国在向西方学习上呈现出什么特点?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据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可知,材料一中,以李鸿章为代表的中国人为“学习外国利器”掀起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主要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包括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和江南制造总局等.洋务运动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民用企业,包括李鸿章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张之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等.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据材料二“在中华民族陷入强邻环列、虎视鹰瞵、瓜分豆剖的危机关头,他向光绪帝具体提出了变法上中下三策,其上策的主旨是‘采法俄、日以定国是’,即‘以俄国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可知,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康有为;他通过掀起维新变法运动来“采法俄、日以定国是”的;结果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制造了戊戌六君子事件,维新变法运动失败了.
(3)观察材料三中的两幅图片可知,材料三反映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材料四中,“德、赛两先生”分别指的是民主、科学.陈独秀等人为“救治中国”掀起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5)综上可知,中国近代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可以看出近代中国在向西方学习上呈现出从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制度到学思想文化,体现了由表及里,层层深入,艰难曲折的特点.
故答案为:
(1)洋务运动;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任两例;积极作用:①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②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③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④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答对其中任两点即可).
(2)康有为;掀起维新变法运动(或戊戌变法);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失败了.
(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民主、科学;掀起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5)从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或技术)-学制度-学思想文化,由表及里,层层深入,艰难曲折.
(2)据材料二“在中华民族陷入强邻环列、虎视鹰瞵、瓜分豆剖的危机关头,他向光绪帝具体提出了变法上中下三策,其上策的主旨是‘采法俄、日以定国是’,即‘以俄国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可知,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康有为;他通过掀起维新变法运动来“采法俄、日以定国是”的;结果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制造了戊戌六君子事件,维新变法运动失败了.
(3)观察材料三中的两幅图片可知,材料三反映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材料四中,“德、赛两先生”分别指的是民主、科学.陈独秀等人为“救治中国”掀起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5)综上可知,中国近代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可以看出近代中国在向西方学习上呈现出从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制度到学思想文化,体现了由表及里,层层深入,艰难曲折的特点.
故答案为:
(1)洋务运动;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任两例;积极作用:①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②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③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④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答对其中任两点即可).
(2)康有为;掀起维新变法运动(或戊戌变法);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失败了.
(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民主、科学;掀起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5)从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或技术)-学制度-学思想文化,由表及里,层层深入,艰难曲折.
看了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中学西传材料一:“公元8世纪中国发明了印刷术,11世纪发明了活版印刷,但直到15世纪这一技术才传到 2020-06-16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3世纪,一位意大利商人在中国生活多年,他把在中国的见闻述 2020-07-06 …
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社会发展的动力来自多方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世纪,欧洲大陆掀起 2020-11-07 …
吴某是某校校长,在任上,任人唯亲任人唯钱,苛刻普通教职员工,贪污腐化,借助过年过节大肆收受红包礼金。 2020-11-20 …
(7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4-15世纪,欧洲各国君主……为了与亚洲进行直接的香料贸易,葡萄牙和西 2020-12-18 …
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方经历萌芽、产生、确立、发展并逐步向整个世界扩张的过程。请阅读材料,完成问题探究时期 2020-12-21 …
气压梯度力为什么不能引起垂直方向上的运动事实上不是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所以大气不是永远有着垂直方向上的 2021-01-08 …
在冬、夏主导风向正好相反的地区,为减少工业对城市的污染,工业区应布局在A.主导风向的下风地带B.主导 2021-01-13 …
阅读材料:材料一:13世纪,一位意大利商人在中国生活多年,他把在中国的见闻写成一本书,该书向西方社会 2021-01-16 …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若a、b都是单位向量,则a=bB.若AB=DC,则A、B、C、D四点构成平行 2021-0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