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自鸦片战争以来,为实现国家独立富强的中国梦,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从理论和革命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
综合探究:自鸦片战争以来,为实现国家独立富强的中国梦,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从理论和革命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筹办夷务始末》
(1) 李鸿章所说的“外国利器”主要是指什么 ? 为学习外国“利器”他所创办的近代军工企业是什么 ? 李鸿章的“富强梦”破灭的标志是什么 ?
材料二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全集》
(2) 孙中山在上述材料中表述的革命理想被概括为什么 ? 辛亥革命最为突出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 为什么说孙中山的革命理想在当时没有完全实现 ?
【近代梦碎】 材料二 明清鼎盛时期的中国,仍然是世界强国。但清朝时期的农耕文明已经无法和西方的工业文明抗衡。清朝闭关锁国,与世隔绝,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并陷入危机。 1840 年的鸦片战争及其后的列强入侵,使中国一步步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中华民族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
( 3 )根据材料二 列举 1856 至 1901 年帝国主义列强侵华的三次战争名称。(请按时间顺序列举)
( 4 )根据材料二列举中国近代史上三大不平等条约的名称。(请按时间顺序列举)( 1 分)
【艰难追梦】 材料三 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中国军队虽有收复失地的壮举,中国各阶层无数仁人志士,也经历了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的艰难探索,但富强之梦一次次破碎了。
( 5 )右图是中国军队收复失地
示意图。它反映的是谁收复的
什么地区?
( 6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答出洋务运动的口号及戊戌变法的三个代表人物。
( 7 )简答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和武昌起义的时间(年月日)。
1.读()书,行()路2故书不厌()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两句怎么填如题1.读()书,行()路2故书不 2020-04-26 …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选自哪里?全诗是什么? 2020-04-26 …
某人往返于甲乙两地,去时先步行两千米,在乘车十千米,回来时起自行车,来去时间相同,已知汽车速度为步 2020-05-24 …
《终南别业》诗意画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 2020-06-29 …
终南别业(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 2020-06-29 …
古代某思想家曾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 2020-07-08 …
请问什么叫做格物,自知?这两个我总是给弄混,究竟哪个是说要认识到事物的根本问题?或者说格物与自知分别 2020-11-05 …
丽丽用积攒的零花钱买了一辆喜欢的自行车,她在第一个10分钟把这一消息通知给r自己的两个好朋友,在第二 2020-11-27 …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使每一个党员通过学习党章党规,做到行己有耻、自励于心、知行合一。中学生要做 2020-12-30 …
已知AB两地相距30kmBC两地相距48km,某人骑自行车以12km/h的速度从A出发,经过B地到达 2020-1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