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3—16题。(15分)祖国土阿赫马托娃我们不用护身香囊把它带在胸口,也
(二)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3—16题。(15分)
祖国土
阿赫马托娃
我们不用护身香囊把它带在胸口,
也不用激情的诗为它放声痛哭,
它不给我们苦味的梦增添苦楚,
它也不像是上帝许给的天国乐土。
我们心中不知它的价值何在,
我们也没想拿它来进行买卖:
我们在它上面默默地受难、遭灾,
我们甚至从不记起它的存在。
是的,对我们,这是套鞋上的污泥,
是的,对我们,这是牙齿间的砂砾,
我们把它践踏蹂躏,磨成齑粉——
这多余的,哪儿都用不着的灰尘!
但我们都躺进它的怀里,和它化为一体
因此才不拘礼节地称呼它:“自己的土地。”
13. 诗中的词语“护身香囊”“激情的诗”“天国乐土 ”指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态度?(4分)
答:
14. 为什么说“我们甚至从不记起它的存在”?(3分)
答:
15. 文中“污泥”“砂砾” “灰尘”这些词语的使用有什么作用?(4分)
答:
16. 结尾一句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4分)
答:
13.答案 浅薄空洞的“爱国感情”。鄙弃的、否定的态度。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词语含义和作者态度的理解。读完全诗就会明白作者对祖国的情感是真诚质朴的,而对“护身香囊”“激情的诗”“天国乐土”是持反对态度的,也就是反对空洞无意义的“爱国感情”。
14. 答案 对“祖国土”太习以为常了,以至毫无感觉。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含义的理解。“从不记起”这是从习以为常的角度来讲的,太熟悉就会忘记其本身的存专。
15. 答案 说明“祖国土”如此平凡甚至微贱,所以遭受儿女们的冷漠和鄙弃,同时也为“祖国土”受到儿女们的“践踏蹂躏”而感到酸楚。
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的表达作用。“污泥”“砂砾”“灰 ”这词说明了“祖国土”的卑微的状态,隐含着作者为之而痛苦的情感。
16. 答案 点明文章主旨。
解析 本题考查诗句的作用。因为是最后一句话,其作用往往比较重要。“不拘礼节”写出了作者对土地的亲近,“自己的土地”则表达了作者对土地的认同和热爱。这些内容点明了诗歌的主旨。
马来酐在溴的催化下转化成富马酸,与用硫脲催化的历程相同吗?马来酐可以在光照下用溴来催化而转化为富马 2020-04-25 …
涡卡诺夫斯基的数学题(七年级)!1一只狗追赶一匹马,狗跳6次的时间,马只能跳五次,狗跳四次的距离和 2020-05-13 …
(1)在确定位置时,我们把竖排叫做(),把横排叫做什么().(2)相在(2,0),帅在(4,0), 2020-06-16 …
读马、鹿与人,写一篇作文一匹马找到了一块丰美的草地,常到这里饱餐一顿.可是后来,一只鹿也发现了这个 2020-06-20 …
狗跑4步的时间马能跑6步.马跑3步的距离相当于狗跑6步的距离.现在狗已跑出600米,马才开始追狗, 2020-06-21 …
英语翻译1.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2.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3.身死国灭,为天下笑.4.夫祸患 2020-07-05 …
古罗马人以军事立国以法律治国罗马法也是在发展中逐步走向完备成文法制定之前罗马贵族热衷于用习惯法裁判古 2020-11-27 …
判断下列语句的翻译,正确的用“T”,错误的用“F”。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 2020-12-06 …
比如,鸡蛋砸石头,鸡蛋碎了,但石头没碎,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马拉马车,马车也在拉马,也说明力的作用 2020-12-09 …
在德国,人们非常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红灯时,即使马路上没有车,过马路也很安全,人们也耐心地等待。记者 2020-1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