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1)在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时,老师做了如图1所示实验,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2)小聪和小明受到老师的启发,设计了如图2的家庭小实验,并推测了实验现象.两位同学都
题目详情
(1)在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时,老师做了如图1所示实验,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___的性质.

(2)小聪和小明受到老师的启发,设计了如图2的家庭小实验,并推测了实验现象.两位同学都认为蜡烛会熄灭,因为___.但对图2中“两支蜡烛哪支先熄灭?”的问题却有不同的看法,小明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___;小聪认为___蜡烛先熄灭,理由是蜡烛燃烧使高处的氧气量减少并耗尽,同时放出的热使CO2向上扩散,浓度增大.
(3)通过实验,证明小聪的看法是正确的.由上述实验得到启发:从意外失火的高楼中逃生的正确方法是___(填序号).
①用毛巾捂住口鼻 ②低头弯腰沿墙迅速移向门外 ③打开窗户跳出.
(4)已知:二氧化碳气体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碳酸和醋酸一样,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为了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请你来共同探究.
甲同学的方法是: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乙同学用紫色石蕊试液将白色试纸染成紫色,干燥后做成了四只紫色的小蝴蝶,然后分别进行如下实验:①一只喷洒稀醋酸;②一只洒水;③一只直接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④一只喷洒水后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在乙同学的实验中,紫色小蝴蝶不会变色的是___(填实验编号,下同),说明了___、___,能证明二氧化碳确实和水反应的实验是___.
你觉得甲、乙同学的方案中,哪个更好?___,另一位同学的方案不严谨的原因是___.

(2)小聪和小明受到老师的启发,设计了如图2的家庭小实验,并推测了实验现象.两位同学都认为蜡烛会熄灭,因为___.但对图2中“两支蜡烛哪支先熄灭?”的问题却有不同的看法,小明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___;小聪认为___蜡烛先熄灭,理由是蜡烛燃烧使高处的氧气量减少并耗尽,同时放出的热使CO2向上扩散,浓度增大.
(3)通过实验,证明小聪的看法是正确的.由上述实验得到启发:从意外失火的高楼中逃生的正确方法是___(填序号).
①用毛巾捂住口鼻 ②低头弯腰沿墙迅速移向门外 ③打开窗户跳出.
(4)已知:二氧化碳气体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碳酸和醋酸一样,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为了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请你来共同探究.
甲同学的方法是: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乙同学用紫色石蕊试液将白色试纸染成紫色,干燥后做成了四只紫色的小蝴蝶,然后分别进行如下实验:①一只喷洒稀醋酸;②一只洒水;③一只直接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④一只喷洒水后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在乙同学的实验中,紫色小蝴蝶不会变色的是___(填实验编号,下同),说明了___、___,能证明二氧化碳确实和水反应的实验是___.
你觉得甲、乙同学的方案中,哪个更好?___,另一位同学的方案不严谨的原因是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如图1所示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密度比空气密度大、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的性质;
(2)图2的家庭小实验,两位同学都认为蜡烛会熄灭,因为杯内的氧气被耗尽,同时又产生了不能燃烧且不能支持燃烧的气体二氧化碳.小明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蜡烛燃烧产生的CO2密度大,会下沉;小聪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蜡烛燃烧使高处的氧气量减少并耗尽,同时放出的热使CO2向上扩散,浓度增大.
(3)从意外失火的高楼中逃生的正确方法是①用毛巾捂住口鼻、②低头弯腰沿墙迅速移向门外;
(4)在乙同学的实验中,水不能使石蕊变红,二氧化碳气体不会使石蕊变红,故紫色小蝴蝶不会变色的是②③,④中石蕊变红,故能证明二氧化碳确实和水反应的实验是④.
甲、乙同学的方案中,乙的更好另一位同学的方案不严谨的原因是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但是没有对比试验;
故答案为:(1)密度比空气密度大、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
(2)杯内的氧气被耗尽,同时又产生了不能燃烧且不能支持燃烧的气体;蜡烛燃烧产生的CO2密度大,会下沉;高的;
(3)①②;
(4)②③;水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④;
乙;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没有对比试验.
(2)图2的家庭小实验,两位同学都认为蜡烛会熄灭,因为杯内的氧气被耗尽,同时又产生了不能燃烧且不能支持燃烧的气体二氧化碳.小明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蜡烛燃烧产生的CO2密度大,会下沉;小聪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蜡烛燃烧使高处的氧气量减少并耗尽,同时放出的热使CO2向上扩散,浓度增大.
(3)从意外失火的高楼中逃生的正确方法是①用毛巾捂住口鼻、②低头弯腰沿墙迅速移向门外;
(4)在乙同学的实验中,水不能使石蕊变红,二氧化碳气体不会使石蕊变红,故紫色小蝴蝶不会变色的是②③,④中石蕊变红,故能证明二氧化碳确实和水反应的实验是④.
甲、乙同学的方案中,乙的更好另一位同学的方案不严谨的原因是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但是没有对比试验;
故答案为:(1)密度比空气密度大、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
(2)杯内的氧气被耗尽,同时又产生了不能燃烧且不能支持燃烧的气体;蜡烛燃烧产生的CO2密度大,会下沉;高的;
(3)①②;
(4)②③;水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④;
乙;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没有对比试验.
看了 (1)在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时...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列属于动物后天性行为的是()A.幼年的黑猩猩用树枝“钓”白蚁吃B.破茧而出的蝴蝶就会翩翩起舞C. 2020-04-06 …
1.一轮船自身的行驶速度是每小时8.2千米,水流速度是每小时1.3千米,顺水行驶3.6小时的路程是 2020-04-11 …
帮忙解一道关于顺水行驶和逆水行驶的数学题吧!一轮船自身行驶速度是每小时8.2千米,水流速度是每小时 2020-04-27 …
求z=e^{2x}(x+y^2+2y)的混合偏导z''{xy}在(1/2,-1)时的值z=e^{2 2020-05-13 …
同是氢电极,即氢气与水溶液构成的电极,为什么溶液呈酸性时的电极电势不同于溶液呈碱性? 2020-05-23 …
(1/3+√3/2)X+(1/4-√3/12)y-2.25-(29√3)/10=0求x+y的值2小 2020-06-03 …
一个水池有甲.乙两个进水管,同时打开甲乙两管4小时后,关闭乙管,甲管又用了6小时把水池注满,已知甲 2020-06-04 …
加工一批零件,由一人做需100小时,现在计划先由若干人做2小时,再增加5人做9小时,恰好完成任务, 2020-06-05 …
客货两车同时从A到B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客速为44km/时,货速为36km/时,客车到达B地后,货 2020-06-06 …
协议内表示周期时,如两小时,写成N+1小时和2小时的区别?在好多协内发现有好多关于周期类的,如回款 2020-06-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