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范仲淹)国家专以词赋取进士……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固当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
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范仲淹)国家专以词赋取进士……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固当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庶可救其不逮。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篇》卷143
材料二:(苏轼)自唐至今,以诗赋为名臣不可胜数,何负于天下,而必欲废之?(王安石)今人材乏少,且其学术不一……朝廷欲有所为,异论纷然,莫肯承听,此盖朝廷不能一道德故也。故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做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司马光)神宗罢赋、诗及诸科,专用经、义、论、策,此乃复先王令典,百世不易之法。但安石以一家私学,预掩盖先儒,令天下学官讲解。及科场程式,同己者取,异己者黜。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1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范仲淹、苏轼、王安石、司马光对科举考试内容分别提出什么主张?(8分)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司马光所说“以一家私学,预掩盖先儒”指的是什么?结合材料,王安石此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7分)
(1)范仲淹:主张考经济之才;苏轼:主张考诗词歌赋;王安石:主张考时务策(改革科举办法);司马光:主张恢复旧法,考经义策论。(8分)
(2)所指:主持编撰《三经新义》(2分)
目的:统一思想,减轻变法阻力;为改革培养人才;推动变法,维护封建统治。(6分)
西汉武帝时期的赋以气势恢弘、篇幅较长、词藻华美为特征。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A.社会动乱和经济凋敝B 2020-07-06 …
硕士生《微观经济学》试题求解选择题:1、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A证明只有市场经济可以配置资源;B证 2020-07-06 …
单选题。1775年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摩莱里(More-Lily)最早在他的()一书中提出“经济法 2020-07-13 …
越是困难的时候,政府工作越要关注民生,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下面给政府关注民 2020-11-05 …
1984年1月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在这之 2020-11-12 …
经济义务是指经济法主体依照经济法律,法规的规定或同合的约定,必须()的责任?(多项题)A为一定的行为 2020-12-01 …
济南的冬天问答题请回答仔细有分加!第二段有些语句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晒,睡,醒,等动词,为济南创造 2020-12-06 …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是什么?选择题在线等微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是()A.失业问题B.通货膨胀问题C.价 2020-12-16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济jì救济济世假公济私同舟共济B.泊b 2020-12-22 …
2013年博鳌亚洲论坛,围绕新格局下实现亚洲共同发展这一主题,就“革新、责任、合作”三个主题词进行深 2020-1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