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09年3月5日至13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在2987名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11名,占代表总数的13.76%,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
材料一 2009年3月5日至13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在2987名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11名,占代表总数的13.76%,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在西藏,世代生活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珞巴族,人口不足3000人,也拥有1名全国人大代表。
材料二 去年的3月14日,极少数不法分子在拉萨制造了打砸抢烧暴力事件。当时,生活在拉萨的各族群众不顾个人安危,互伸援手,同舟共济,用自己的行动演绎了一首首感人肺腑的诗篇。
材料三 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3月18日举行的中外记者会上表示,从西藏和平解放,实行民主改革到现在,西藏是进步了、发展了;“我们不仅有能力维护西藏的稳定和正常的社会秩序,而且要继续支持西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高西藏各族人民的生活,保护西藏的文化和生态环境。”他重申,“这个立场是不会动摇的。”
(1)上述材料分别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哪些原则?
(2)对于上述原则之间的关系,你是如何认识的?
(1)材料一说明了我国各民族在政治权利、社会地位上实现了平等,少数民族以平等的地位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体现了我国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材料二反映了各族人民在危险面前互相救助,民族大团结经受住了严峻考验,体现了我国坚持民族团结的原则。材料三说明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积极扶持的政策,在财力、物力、人力上给予大力支持,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体现了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2)上述三则原则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没有民族平等就没有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没有民族平等和团结,就不会实现共同繁荣。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的发展,又是民族平等、团结的物质保障,没有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最终会影响民族团结的巩固和民族平等的全面实现。
三则材料分别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然后结合材料回答。第(2)问属基础题。
材料一自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来,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少数民族代表的比例都高于少数民族人口的比例。 2020-11-06 …
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每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西藏珞巴族人口不足3000人,也拥有1名全国 2020-11-21 …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少数民族代表名额分配方案规定: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将不超过3000人,其中少数 2020-12-06 …
十届全国人大少数民族代表分配方案规定:55个少数民族的代表占代表总名额的12%;保证全国每个少数民族 2020-12-06 …
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每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西藏珞巴族人口不足3000人,也拥有1名全国 2020-12-06 …
材料一:在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15名,占全国人大代表总数的13.9%。全国55个少数 2020-12-06 …
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结构进一步优化,更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在2987名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11名,占 2020-12-06 …
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每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西藏珞巴族人口不足3000人,也拥有1名全国 2020-12-06 …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09名,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归侨代表35名;妇 2021-01-08 …
2013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结构进一步优化,在2987名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09名,占代表总数的1 2021-0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