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李靖,本名药师,雍州三原人也。少有文武材略,每谓所亲曰:“大丈夫若遇主逢时,必当立功立事,以取富贵。”其舅韩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李靖,本名药师,雍州三原人也。少有文武材略,每谓所亲曰:“ 大丈夫若遇主逢时,必当立功立事,以取富贵 。”其舅韩擒虎,号为名将,每与论兵,未尝不称善,抚之曰:“可与论孙、吴之术者,惟斯人矣。”初仕隋为长安县功曹。左仆射杨素、吏部尚书牛弘皆 之。素尝拊其床谓靖曰:“卿终当坐此。”

大业末,累除马邑郡丞。会高祖击突厥于塞外,靖察高祖,知有四方之志,因自锁上变,将诣江都,至长安,道塞不通而止。高祖克京城, 靖将斩之,靖大呼曰:“公起义兵,本为天下除暴乱,不欲就大事, 以私怨斩壮士乎!”高祖壮其言,太宗又固请,遂舍之。

四年,靖又陈十策以图萧铣,高祖从之。 铣集兵于夔州。铣以时属秋潦,江水泛涨,三峡路险,必谓靖不能进,遂休兵不设备。九月,靖乃率师而进,将下峡,诸将皆请停兵以待水退,靖曰:“兵贵神速,机不可失。”进兵至夷陵。铣将文士弘率精兵数万屯清江,靖见其军乱,纵兵击破之。

时诸将咸云铣之将帅与官军拒战死者,罪状既重,请籍没其家, 以 赏将士。 靖曰:“王者之师,义存 伐。降而籍之,恐非救焚拯溺之义。但恐自此已南城镇,各坚守不下,非计之善。”于是遂止。江、汉之域,闻之莫不争下。以功授上柱国,封永康县公。 度岭至桂州,遣人分道招抚,其大首领冯盎、李光度、宁真长等皆遣子弟来谒,靖承制授其官爵。

突厥诸部离叛,朝廷将图进取,以靖为代州道行军总管,率骁骑三千,自马邑出其不意,直趋恶阳岭以逼之。突利可汗不 于靖,见官军奄至,于是大惧,相谓曰:“唐兵若不倾国而来,靖岂敢孤军而至?”一日数惊。靖候知之,潜令间谍离 心腹,其所亲康苏密来降。四年,靖进击定襄,破之,可汗仅以身遁。太宗尝谓曰:“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书名竹帛。 卿以三千轻骑深入虏庭,克复定襄,威振北狄,古今所未有也。

(节选自《旧唐书·李靖传》 有删节)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左仆射杨素、吏部尚书牛弘皆      善:交好

B. 高祖克京城, 靖将斩之             执:捉住

C.王者之师,义存 伐                 吊:安抚

D.突利可汗不 于靖                   虞:预料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 以私怨斩壮士乎      ②臣与将军戮力 攻秦

B.①请籍没其家, 赏将士  ②不赂者 赂者丧

C.① 度岭至桂州          ② 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D.①潜令间谍离 心腹      ②吾 还也

1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都直接体现李靖军事才能的一组是

①可与论孙、吴之术者,惟斯人矣。   ②左仆射杨素、吏部尚书牛弘皆善之。

③靖曰:“兵贵神速,机不可失。”     ④靖察高祖,知有四方之志。

⑤靖见其军乱,纵兵击破之。         ⑥靖候知之,潜令间谍离其心腹。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③⑤⑥      D.②④⑤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靖年轻时就有文才武略,左仆射杨素认为他将来做官一定能做到自己现在的位置。

B.李靖在攻打萧铣的战斗中,看重行军的速度,抓住了先机,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C.李靖认为战争的目的是吊民伐罪,对待俘虏不该太苛刻,结果使很多敌人主动归降。

D.唐太宗认为,李靖在平定突厥各部的叛乱中,战功卓著,可以和汉代的李陵相媲美。

17.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大丈夫若遇主逢时,必当立功立事,以取富贵。(3分)

(2)时诸将咸云铣之将帅与官军拒战死者,罪状既重,请籍没其家,以赏将士。(4分)

(3)卿以三千轻骑深入虏庭,克复定襄,威振北狄,古今所未有也。(3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3.A 14.C 15.C 16.D 17.(1)大丈夫如果遇上英明的君主和大好时机,就一定要建立功劳成就事业,来博取富贵。(3分) (2)当时各位将领都说以死抵抗作战的萧铣的将领与...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