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道中寒食陈与义注斗粟淹吾驾,浮云笑此生。有诗酬岁月,无梦到功名。客里逢归雁,愁边有乱莺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道中寒食

陈与义【注】

斗粟淹吾驾,浮云笑此生。

有诗酬岁月,无梦到功名。

客里逢归雁,愁边有乱莺。

杨花不解事,更作倚风轻。

[ ] 也有人认为该诗作者为宋代诗人詹慥。

15 请指出本诗最后一联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并简要分析。( 5 分)

                                                                             

16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 6 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5 . 最后一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不懂人事,随风飞舞,突出了自己的寂寞愁苦无人理解,无法排遣。飞絮漫天营造了一种凄迷的景象,以景衬情,更让诗人感觉心境悲凉。( “ 手法 ”2 分, “ 赏析 ”3 分。如果考生手法答从情景关系角度答也可以。如果考生考生写出 “ 杨花倚风轻狂,比喻小人得志,与自己的不得志形成对比,流露出自己对世事的不满。 ” 可酌情给分。

16 . . ① 奔波仕途,怀才不遇、一事无成的潦倒失意之情。诗的前两联,诗人自嘲自己为斗粟而奔走仕途,功业无成,只能以诗抒怀,虚度人生。 ② 思念家乡、内心愁苦、孤独寂寞之情。寒食时节,人在旅途,看到天上归雁,空中飞絮,耳闻杂乱莺啼,更是倍添愁苦、无限落寞。(评分细则:感情概括准确两点 4 分;联系诗句分析到位得 2 分。

【解析】

15 .

试题分析:题干问是最后一联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可见应答出一种主要表现手法。但最后一联,所用的表现手法不只一种,如拟人的手法,寓情于景等。但一定要注意,答本题不能依据其中的某一句来作答分析,一定要立足于整联。

考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

16

试题分析:要分析本诗所表现出的诗人思想情感,应先结合诗句作认真的梳理。 诗的前两联,诗人自嘲自己为斗粟而奔走仕途,功业无成,只能以诗抒怀,虚度人生。诗的后两联借住天上归雁,空中飞絮,耳闻杂乱莺啼,表现出思念家乡、内心愁苦、孤独寂寞的情愫。

考点: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

看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道...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