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贺循字彦先,会稽山阴人也。首先庆普,汉世传《礼》,世所谓庆氏学。族高祖纯,博学有重名,汉安帝时为侍中,避安帝父讳,改为贺氏。曾祖齐,仕吴为

题目详情
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贺循字彦先,会稽山阴人也。首先庆普,汉世传《礼》,世所谓庆氏学。族高祖纯,博学有重名,汉安帝时为侍中,避安帝父讳,改为贺氏。曾祖齐,仕吴为名将。祖景,灭贼校尉。父邵,中书令,为孙皓所杀,徒家属边郡。循少婴家难,流放海隅,吴平,乃还本郡。操尚高厉,童龀不群,言行进止,必以礼让,国相丁乂请为五官掾。刺史嵇喜举秀才,除阳羡令,以宽惠为本,不求课最。后为武康令,俗多厚葬,及有拘忌回避岁月,停丧不葬者,循皆禁焉。政教大行,邻城宗之。然无援于朝,久不进序。著作郎陆机上疏荐循曰:“伏见武康令贺循德量邃茂,才鉴清远,服膺道素,风操凝峻,历试二城,刑政肃穆。前蒸阳令郭讷风度简旷,器识朗拔,通济敏悟,才足干事。循守下县,编名凡悴;讷归家巷,栖迟有年。皆出自新邦,朝无知己,居在遐外,志不自营,年时倏忽,而邈无阶绪,实州党愚智所为恨恨。臣等伏思台郎所以使州,州有人,非徒以均分显路,惠及外州而已。诚以庶士殊风,四方异俗,壅隔之害,远国益甚。至于荆、扬二州,户各数十万,今扬州无郎,而荆州江南乃无一人为京城职者,诚非圣朝待四方之本心。至于才望资品,循可尚书郎,讷可太子洗马、舍人。此乃众望所积,非但企及清途,苟充方选也。谨条资品,乞蒙简察。”久之,召补太子舍人。……及陈敏之乱,诈称诏书,以循为丹阳内史。循辞以脚疾,手不制笔,又服寒食散,露发袒身,示不可用,敏竟不敢逼。是时州内豪杰皆见维絷,或有老疾,就加秩命,惟循与吴郡朱诞不豫其事。及敏破,征东将军周馥上循领会稽相,寻除吴国内史,公车征贤良,皆不就。
《晋书•贺循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循少婴家难,流放海隅                     婴:婴儿

B.以宽惠为本,不求课最                      课:考核

C.器识朗拔,通济敏悟                         拔:高大

D.谨条资品,乞蒙简察                         条:列举
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贺循“刑政肃穆”和不能升迁原因的一组是(   )
A.族高祖纯,博学有重名                     无援于朝,久不进序

B.言行进止,必以礼让                         居在遐外,志不自营

C.以宽惠为本,不求课最                     壅隔之害,远国益甚

D.停丧不葬者,循皆禁焉                     出自新邦,朝无知己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贺循小时候的言谈举止就不同凡响,做了官以后,以宽宏仁义为立身之本,从不讲究上级对他政绩上的考核。
B.武康当地风俗实行厚葬,遇到有忌讳的时日,就停殡不葬,贺循做了武康令以后,移风易俗,加以禁止,邻近的城邑都效法学习。
C.贺循长久不能晋升官职,陆机上疏推荐,对贺循大加赞扬,认为他完全可以做太子洗马或太子舍人,过了很久才被召补为太子舍人。
D.陈敏作乱的时候,要贺循做丹杨内史,贺循推说自己脚上有毛病,手不能握笔,还服下寒食散,披发露身来表示自己不能任用。
4.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政教大行,邻城宗之。然无援于朝,久不进序
译文:                                
                                    
(2)居在遐外,志不自营,年时倏忽,而邈无阶绪
译文: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A婴:缠绕、遭遇2.D前句表明贺循移风易俗禁止厚葬和避忌停葬,后句表明贺循不能升迁的原因,即朝中无人。3.C陆机认为贺循可以做尚书郎。4.(1)政令教化广为流行,邻近的城邑效法他们,但是贺循在朝中无...
看了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贺...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在历史上,不曾完全控制过整个蒙古高原的少数民族是A契丹族.B匈奴族.C女真族.D蒙古族.  2020-04-26 …

皇太极在攻打明朝时,有意抹掉女真族曾臣服明朝的历史,以表示清与明是平等的,就把女真族改为A.汉族B  2020-06-09 …

中华民族曾经历无数考验:近代史上西方列强曾先后对中国发动了五次大规模的战争,自然灾害更是不胜枚举。天  2020-11-18 …

多难兴邦。中华民族曾经历经无数考验,面临种种巨大灾难,却始终在伟大民族精神的鼓舞下,迎难而上,屹立于  2020-11-18 …

中华民族曾经历无数考验:近代史上西方列强曾先后对中国发动了五次大规模的战争,自然灾害更是不胜枚举。天  2020-11-27 …

2016年4月20日,一部素材来自于生活,反映塔城地区各民族和谐幸福生活的情景剧《家园之恋》在乌鲁木  2020-12-01 …

2016年4月20日,一部素材来自于生活,反映塔城地区各民族和谐幸福生活的情景剧《家园之恋》在乌鲁木  2020-12-01 …

多难兴邦。中华民族曾经历经无数考验,面临种种巨大灾难,却始终在伟大民族精神的鼓舞下,迎难而上,屹立于  2020-12-10 …

“德意志民族曾经号称‘思想家和诗人的民族’,也涌现出了一流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但是,这个伟大的民族  2020-12-17 …

少数民族曾在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上写下灿烂的篇章.你知道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是哪一个..  2021-0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