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重峦叠嶂间的田园(节选)余秋雨对于以陶渊明为代表的安然自立型的文化人格,中国民众不像对魏晋名士那样陌生,也不像对三国群雄那样热络,
题目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
重峦叠嶂间的田园(节选) 余秋雨 |
对于以陶渊明为代表的安然自立型的文化人格,中国民众不像对魏晋名士那样陌生,也不像对三国群雄那样热络,处在一种似远似近、若即若离的状态之中。 现在有不少历史学家把陶渊明也归入魏晋名士一类,可能有点粗糙。陶渊明比曹操晚了二百多年。他出生的时候,阮籍、嵇康也已经去世一百多年。他与这两代人,都有明显区别。他对三国群雄争斗权谋的无果和无聊看得很透,这一点与魏晋名士是基本一致的。但如果把他与魏晋名士细加对比,他会觉得魏晋名士虽然喜欢老庄却还不够自然,在行为上有点故意,有点表演,有点“我偏要这样”的做作,这就与道家的自然观念有距离了。他还会觉得,魏晋名士身上残留着太多都邑贵族子弟的气息,清淡中过于互相依赖,过于在乎他人的视线,而真正彻底的放达应该进一步回归自然个体,回归僻静的田园。 于是,我们眼前出现了非常重要的三段跳跃:从漫长的古代史到三国群雄,中国的文化人格基本上是与军事人格和政治人格密不可分的;魏晋名士用极端的方式把它解救出来,让它回归个体,悲壮而奇丽地当众燃烧:陶渊明则更进一步,不要悲壮,不要奇丽,更不要当众,也未必燃烧,只在都邑的视线之外过自己的生活。 安静,是一种哲学。在陶渊明看来,魏晋名士的独立如果达不到安静,也就无法长时间保持,要么悽悽然当众而死,要么惶惶然重返仕途。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大量立誓找回自我,并确实做出了奋斗的人物,但他们没有为找回来的自我安排合适的去处,因此, 找回不久又走失了,或者被绑架了 。陶渊明说了,这个合适的去处只有一个,那就是安静。 在陶渊明之前,屈原和司马迁也得到过被迫的安静,但他们的全部心态已与朝廷兴衰割舍不开,因此即使身在安静处也无时无刻不惦念着那些不安静的所在。陶渊明正好相反,虽然在三四十岁之间也外出断断续续做点小官,但所见所闻使他越来越殷切地惦念着田园。回去吧,再不回去,田园荒芜了。他天天自催。 这样一个陶渊明,应该更使民众感到陌生。尽管他的言词非常通俗,绝无魏晋名士的艰涩,但民众的接受从来不在乎通俗,而在乎轰动,而陶渊明恰恰拒绝轰动。民众还在乎故事,而陶渊明又恰恰没有故事。因此,陶渊明理所当然地处于民众的关注之外。同时,也处于文坛的关注之外,因为几乎所有的文人都学不了他的安静,他们不敢正眼看他。他们的很多诗文其实已经受了他的影响,却还是很少提他。 直到宋代,苏东坡才真正发现陶渊明的光彩。由此可见,文化上真正的高峰是可能被云雾遮盖数百年之久的,这种云雾主要是朦胧在民众心间。大家只喜欢在一座座土坡前爬上爬下,狂呼乱喊,却完全没有注意那一脉与天相连的隐隐青褐色,很可能是一座惊世高峰。陶渊明这座高峰,以自然为魂魄。他信仰自然,追慕自然,投身自然,耕作自然,再以最自然的文笔描写自然。请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有了高远的心怀,有可能主动地对自己作边缘化处理 。而且,即便处在边缘,也还是充满意味。魏晋名士对人生的高层次思考方位却被他保持住了,而且保持得那么平静、优雅。 他终于写出了自己的归结性思考: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一切依顺自然,因此所有的喜悦、恐惧、顾虑都被洗涤得干干净净,顺便,把文字也洗干净了。“大化”——一种无从阻遏、也无从更改的自然巨变,一种既造就了人类、又不理会人类的生灭过程,一种丝毫未曾留意任何辉煌、低劣、咆哮、哀叹的无情天规,一种足以裹卷一切、收罗一切的飓风和烈焰,一种抚摩一切、又放弃一切的从容和冷漠——成了陶渊明的思维起点。陶渊明认为我们既然已经跳入其间,那么,就要确认自己的渺小和无奈。而且,一旦确认,我们也就彻底自如了;彻底自如的物态象征,就是田园。(有删改) 1.依据原文,简要概括陶渊明诗作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下文,解释画线句子的含义。 (1)找回不久又走失了,或者被绑架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了高远的心怀,有可能主动地对自己作边缘化处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将陶渊明和魏晋名士、屈原和司马迁进行了对比,分别简要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全文,谈谈你对陶渊明达到和拥有的“安静”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言辞通俗,文笔自然,平静优雅,有对人生的高层次思考,田园成为彻底自如的物态象征。 2.(1)因为自我的原因或外界的压力又一次迷失自我,失去了独立。 (2)高远的精神追求可以使人主动归隐田园,远离社会视线。 3.与魏晋名士对比是为了说明陶渊明的人格中具有更强的道家的自然观念,是更为真正彻底的放达。与屈原、司马迁对比是为了说明陶渊明得到的安静是主动的,是出自内心的,是脱离了政治的。(意思对即可) 4.是回归田园,回归自然个体,在都邑的视线之外过自己的生活;不要悲壮,不要奇丽,拒绝轰动,没有故事,安然自立;喜悦、恐惧、顾虑都被洗涤得干干净净,彻底自如了;几乎所有的文人都学不了这种安静,也使民众感到陌生。(言之有理即可) |
看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重峦叠嶂间...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请你阅读以下三则新闻,然后请你从化学的角度谈谈化学与生活的关系★新闻背景南方日报讯:广东省食品安全 2020-06-17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雅文化和俗文化①文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表层文化又可以称之为物质文化,是人类 2020-06-26 …
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 2020-07-12 …
漫画赏析《吴某的变化“三步曲”》仔细阅读以上漫画,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以下任务:(1)吴某的“三步” 2020-07-15 …
一道面积变化题三角形A,B,C三点的横坐标都乘以2,纵坐标不变,三角形面积怎样变化?把三角形A,B 2020-07-1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阅读以下三幅地图图(一)(周朝)图(二)(战国七雄)图(三)(秦朝)在 2020-07-28 …
砷的在自然界中是以什么形态存在?砷是怎样转化成三氧化二砷和五氧化二砷三氧化二砷和五氧化二砷在某些条件 2020-11-01 …
以下是某市近三年市民阅读情况的调查统计表,细读后回答问题。阅读情况所占比例时间图书阅读报纸阅读期刊阅 2020-11-06 …
阅读以下两幅德国地图,回答问题。请回答:(1)对比两图,德国的版图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至少指出三处变 2020-11-2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三星堆是距今5000年至3000年左右的古蜀文化遗址,遗址内存在三种面貌不 2020-1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