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杜甫七律《咏怀古迹》(其五),启动发散与比较思维,多层面地理解诗句,完成试题咏怀古迹(其五)杜甫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象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
赏析杜甫七律《咏怀古迹》(其五),启动发散与比较思维,多层面地理解诗句,完成试题
咏怀古迹(其五)
杜 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象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1.对这首七律中具体诗句与词语的解读, 不确切 的一项是
[ ]
A.“大名垂宇宙”,意指诸葛名声远播且永传天地间;陆游《书愤》中的“真名世”,也与此意境相同。
B.“纡(迂)筹策”,意为曲折周密地谋划策略,终于构建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这同杜甫《蜀相》中“两朝开济老臣心”所创设的意境一致,诗脉相承。
C.“伯仲之间见伊吕”,伊即商相伊尹,吕乃周相吕尚;伯仲,本指兄弟,引申为不相上下。诗句蕴涵的信息是:诸葛亮完全能同伊、吕相媲美。
D.“指挥若定失萧曹”,“指挥若定”,原形容处理事务从容镇定,后又形容军事家的坚定沉着,此处两义兼有。诗意是说,诸葛亮虽才能非凡,但已失去了萧何、曹参助刘邦开创帝业的时代。
2.联想《蜀相》,对这首律诗所作的赏析, 不恰当 的一项是
[ ]
A.这首律诗与《蜀相》堪称姊妹篇。《蜀相》写于成都;6年后,杜甫到了夔州(今奉节),当地也有一座武侯祠,诗人凭吊后又写了这首同题材的律诗,进一层表达对诸葛亮的敬仰。
B.与《蜀相》相对照,两首律诗既有共同闪光点,又有内容上的各自特色。前者的焦点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后者的核心,则是颂扬诸葛亮的才智、功业与“鞠躬尽瘁”的精神。
C.《蜀相》与《咏怀古迹》(其五),在表达方式上各显其能——前者,重在正面描写,如:“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后者则重在侧面烘托,如:“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D.《蜀相》情感含蓄,着意以景物烘托人物和间接抒发诗人的慨叹,像“碧草自春色”“黄鹂空好音”——年年春色,好鸟空鸣,再无诸葛先生欣赏;《咏怀》则直抒胸臆,琅琅高歌“诸葛大名垂宇宙……”
绿洲书店运来杂志和散文集共88本,其中杂志本数的3分之一与散文集本数的5分之二一样多.求散文集多少 2020-04-27 …
乳化作用与溶解最大的不同是混合物中分散的物质形式不同,前者以形式分散,后者以形式分散. 2020-05-13 …
6、乳化作用与溶解最大的不同是混合物中分散的物质形式不同,前者以形式分散,后者以形式分散. 2020-05-13 …
导游人员与散客相识后,应尽快记住散客的姓名、体态和容貌,并设法了解散客的性格、特征和 2020-05-20 …
建筑工人在户外工作汗流浃背,关于人体的散热和产热的说法正确的是()A.产热与散热处于动态平衡B.散 2020-06-12 …
祖国啊、让我们以(诗经)关雎的歌喉,以屈原(橘颂)的音韵,以古风与乐府、律诗与散曲,以京剧与秦腔、 2020-06-29 …
乳化作用与溶解最大的不同是混合物7分散的物质形式不同,前者以形式分散,后者以形式分散. 2020-11-0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诗与散文的分别既不能单从形式(音律)上见出,也不能单从实质(情与理的差 2020-11-27 …
关于‘赋’的问题,(填空题)赋是介乎韵文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从战国是荀卿的《赋篇》创其名开始,先后 2020-11-27 …
材料中的扩散问题,求解无论是间隙扩散还是置换扩散,扩散定律公式中的D均为熔质原子的扩散系数。这句话是 2020-1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