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借物写意或借物抒怀是常用的表达技巧。分析下面一首诗,说说诗中所吟之物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品质?早梅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
古诗词中,借物写意或借物抒怀是常用的表达技巧。分析下面一首诗,说说诗中所吟之物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品质? 早梅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
【解答】作品写梅,着一“寒”字点明生存条件之恶劣,出一“迥”字表现其孤单,而“白玉条”之喻,疑雪为梅之错觉,则鲜明地表现出其冰清玉洁之质。至此,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特点就表现出来了。而此时,我们也就不难看出,作者写梅是以梅自喻,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诗人形象就表现得生动而具体了。 【巧解导析】回答该题必须先对咏物诗的总体特点有所把握。咏物是为了言志,咏物是为了言情,言为心声,然后提炼出所写之物描写特征的词语,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了。 |
移栽植物选择傍晚有何好处? 2020-05-17 …
为什么虚像物近像近像变大小明用放大镜看指纹觉得指纹太小,于是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远离手指一些. 2020-06-02 …
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解释是因为物距近,像距远,所以像才变大呢?还是因为物距近,所以像距远像变大?我一直 2020-06-18 …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怎么理解?我说的不是规律而是是不是物体进像就要远离啊?如果像不动呢? 2020-06-18 …
为什么放大镜成像规律是物近像近像变小,明明成虚像的时候越物体靠近凸透镜成的虚像越大,越远成的越小 2020-06-18 …
成实像时,物近,像填远或近,像填变大或变小成虚像时,物近,像填远或近,像填变大或变小 2020-06-18 …
目前,一些市民热衷于养宠物狗,傍晚时分,市民们牵着自己的狗在大街小巷、公园路旁拉屎撒尿,此种现象( 2020-07-03 …
好人解题好么--(过程也发过来)三克!某部落靠狩猎获得部分食物.一天傍晚,部落首领在清点猎物时说:“ 2020-11-04 …
远古时期,人们靠狩猎获得部分食物.一天傍晚,部落的首领在清点猎物时说:今天的收获真不错,全部平均每人 2020-11-05 …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可是我在做题时有这么一道题:小明用放大镜看指纹时,觉得指纹的像太小, 2020-1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