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西方的英雄文化潘天强英雄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由来已久,它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能够反映东西方基本意识形态的文化现象。中国的英雄史观着重于守卫国土,维护政权;
论中西方的英雄文化
潘天强
英雄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由来已久,它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能够反映东西方基本意识形态的文化现象。
中国的英雄史观着重于守卫国土,维护政权;而西方的英雄史观着重于塑造人格,创造历史。但是两者的共同点就是英雄的理念首先是创立具有当时人们可以效仿的榜样,是某一个历史时期人们崇拜和追随的对象。中国的英雄文化诞生于混沌时期,盘古开天、夸父追日以及三皇五帝的传说都包含着英雄主义的浪漫色彩。在此后的漫长岁月中,从诗歌到戏剧,从说唱到小说,一代一代的英雄和伟人成为一代又一代人崇拜和追随的目标。在西方文化节中,英雄往往站在天意的对立面,一次又一次地通过自身的抗争挑战宿命。比如希腊神话中盗火的普罗米修斯,希腊悲剧中始终无法摆脱弑父娶母命运的俄狄浦斯,以及中世纪英格兰的不断挑战自身命运的英雄罗宾汉等。而在中国,英雄则替天行道,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孙悟空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水浒英雄造反杀贪官保皇帝都是替天行道。
东西方英雄文化都是宿命论,西方的宿命包含着对命运的挑战和不屈,而东方的英雄往往赋予命运一种妥协和变通。西方英雄是绝对个人英雄主义,他们虽然也讲义气重友情,但始终以自己的利益为最高利益。特洛伊王子出于个人的欲望不顾可能的后果强行拐走海伦,这在西方社会属于小节,无损英雄的形象,而在东方却是不能容忍的自私行为。在东方,英雄意味着比常人更严格地恪守道德规范,所以桀骜不驯的孙悟空还是逃不脱如来佛的手心,还是要做唐僧的门徒;而打虎的武松,粗野的李逵也必须口服心服地服从宋江的领导。
英雄文化的共同特点是善恶分明,嫉恶如仇。但是在西方,“恶”的标准是有限制的,一般是恶龙、巨兽或是极端残暴者和异教徒。而两位君主之间的争斗并不被当作善恶之争,人们往往把争斗双方同时当作英雄歌颂,即使一方是自己的敌人。法国大仲马的《三剑客》和波兰显克微支的《十字军骑士》都有这种倾向。西方英雄文化强者为王的观念较为明显,对西方人而言,英雄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即使是对手的英雄行为也值得歌颂。但是这种观念在长期大一统观念下植根而生的中国文化表现为胜者为王败者为匪,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对手就是异类,对手的英雄不仅代表自己,还是敌人的象征。所以与西方领主经济下形成的文化不同,中国文化中对于对手的英雄气概一般都是贬低和挖苦,不能灭自己威风长敌人志气。《三国演义》虽然有开关的曹操煮酒论英雄,但最终还是把曹操描绘成奸雄。
英雄爱美人是英雄文化的共同点。但是在江山和美人的选择上,中西文化也有不同。为了美人舍弃江山,在西方文化中仍然是英雄行为,比如特洛伊王子和海伦的故事。而在中国却要遭到无情指责,并且将责任推到美人身上,斥之为红颜祸水。在漫长的男性为主体的古代社会,东西方的英雄绝大部分都是男性,女性只是男性的陪衬。但是,西方偶尔也会出现一些让人们肃然起敬的女英雄如圣女贞德,而中国的女英雄必须要女扮男装才能成为英雄,如花木兰、穆桂英。可以看出,东西方英雄文化是随着文化的不断交流和进步都在发生着变化。比如中国的反封建运动和西方的女权主义兴起,使得东西方女性英雄和伟人不断增加。 东西方在英雄标准和英雄行为的认识上有逐步接近的可能。
(节选自《人文杂志》2007、3)
1.下列说法 不符合 文意的两项是( )
A.在西方文化中,英雄往往是叛逆的,通过自身的抗争挑战宿命的;而在中国,英雄则是替天行道的。
B.特洛伊王子若在中国,他的英雄称号就会被质疑;而夸父若生在西方,也一定不会被称为英雄。
C.就“恶”而言,中国的标准要比西方宽泛,中国人认定的能称得上“恶”的对象要多于西方。
D.在中国和西方,都有英雄因爱“美人”而影响江山的事,但人们对这类事情的态度却不尽相同。
E.东西方英雄的理念首先都是创立人们可以效仿的榜样,树立永远的丰碑。东西方的英雄都是讲义气重友情,都能为朋友两肋插刀。
2.为什么说“东西方在英雄标准和英雄行为的认识到上有逐步接近的可能”?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纵观全文,中国人眼中,什么样的人可称为英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距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2020-07-03 …
啊,雄关,它就是我们伟大民族的英雄历史的见证人,它本身就是一个热血沸腾‘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本句说明 2020-07-13 …
如图示意图反映了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反映了 2020-11-04 …
下列两幅不同时期的历史地图反映了人们对世界认知的变化。这一变化对历史的影响不包括15世纪托勒密绘制的 2020-11-08 …
英语作文(超简单)1.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经典故事、民间传说、成语故事的改编等;2.反映当代中国青 2020-11-26 …
读图,建国后的土地政策的四次调整。(1)图一反映什么历史事件?其法律依据是什么?(2)图二反映什么历 2020-11-27 …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地图可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概貌特征及其演变历程。比较二战后和21 2020-11-28 …
毛泽东同志诗词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民族革命的发展进程,反映重大历史革命事件。下列诗词反映的事件发生 2020-12-01 …
如图,下面四幅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1)图2这场运动反映了哪一阶级的要求?揭开该运动序幕的是 2020-12-05 …
中华民族的复兴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向西方学习,走向近代化的历史,也是历代中国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 2020-1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