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列材料:(12分)材料一唐太宗认为:“……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唐太宗认为:“……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引自《贞观政要?政体》

材料二 朱元璋认为:“自秦始皇置垂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 … … 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引自《皇明祖训》

材料三  孟德斯鸿认为:“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立法权合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引自《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分别概括说明三段材料关于权力结构的主张和各自的目的。(6分)

(2)材料3和材料1、2相比,其本质有何不同?(2分)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两类主张的不同影响。(4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1)主张和目的唐太宗:主张百官商议,宰相筹划,皇帝决策。目的:减少决策失误,巩固统治。(2分)朱元璋:主张废丞相,权分各部。目的:解决相权威胁。(2分)孟德斯鸿:主张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
看了阅读下列材料:(12分)材料一...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