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分)历史叙述、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参照图1,结合所学知识叙
(26分)历史叙述、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参照图1,结合所学知识叙述这一趋势。(10分)
材料二
材料三 将零散而混乱的过去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历史知识是历史解释的基本任务;探讨因果是历史解释的重要形式。
——据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
(2)根据材料三对历史解释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图2所示近代中国新事物的出现。(10分)
材料四 “中体西用”后来久被指为包庇封建,其实,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3)概括材料四陈旭麓是如何评价“中体西用”的,指出这一评价遵循的原则是什么?(6分)
(1)(10分)新航路开辟后的早期殖民扩张,显示出全球化开始时的无序状态。
18世纪后期开始的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确立了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
19世纪后期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20世纪中叶,世界银行等世界性经济组织的建立,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制度化。
20世纪末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新时期的开始。
(2)(10分)
整理:图2所示新事物具体表现在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变迁、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等几个方面,集中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因果: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先进的西方工业文明对传统中华文明的冲击;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倡导向西方学习和社会变革运动的影响。这些新事物的出现,促进了人们行为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变化。
(3)(6分)评价:当时中国封建顽固势力异常强大,“中体西用”为西学的传入创造了条件。
原则:历史评价应把评价对象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
第二部分的第一题 如果可以的话,第二部分 阅读感悟一.课内阅读理解,我能行.我把那个女孩说的话写给 2020-05-17 …
2010年12月英语六级,听力部分:选择对18个,单词3个,句子一个吧阅读部分:快速阅读对6个,填 2020-06-0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1)材料一出自屈原的哪 2020-06-09 …
实验室中用一氧化碳还原纯净的Fe2O3粉末.反应后装置中玻璃管内固体粉末由红色全部变为黑色.小明同 2020-07-16 …
第三部份: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50分)第一节,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D) 2020-10-31 …
第三部分:阅读(共两节,满分35分)第一节:阅读理解(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阅读下列短 2020-11-01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2014•安徽六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的题目。“痴气” 2020-11-02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16分天书有字又有情——为韩美林《天书》序李学勤⑴韩美林先生这部新作,是出 2020-11-06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16分天书有字又有情——为韩美林《天书》序李学勤⑴韩美林先生这部新作,是出 2020-11-0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各题。警惕“包身工”问题重现城市劳动力供大于求,农村富余劳动力盲目外出打工; 2020-1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