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材料三二十四节气是天人合一观念的最美呈现,古人通过不断感应、变化、调适和效仿,获得了精准的秩序感。节气绝不仅仅是利用动植物活动“指示”时间那么简单,也从深层

题目详情
材料三       二十四节气是天人合一观念的最美呈现,古人通过不断感应、变化、调适和效仿,获得了精准的秩序感。
       节气绝不仅仅是利用动植物活动“指示”时间那么简单,也从深层折射出中国人“生活的艺术”,时刻在提醒你置身于“天、地、人、物”共在的环境,用“仰观俯察”的艺术思维,“观物取象”的归纳智慧,建构多情的意象世界。古人“咏物写景”的节气小诗,无不是“以物比兴”的呈现。可以说,中国诗歌始终未曾离开这种“感时”而生的抒情传统,二十四节气是令人心醉的“物语”与“人事”的对答。
       然而,它又不只是艺术的,更是哲学的。在本质上,它通往一种实践的哲学。二十四节气既是自成系统的认知体系,又是具体的实践指南。这种宇宙观直接从生产、生活经验中累积提炼,既非抽象演绎,也非理论空想。二十四节气,无疑实现了特殊与普遍、具体和抽象的统一,是中国古人自然观和审美观的完美表达。当西方实用主义标榜“日常生活审美化”时,二十四节气早在千年前就已奠定了生活审美观的基调,将自然气象融入生产,用诗性的智慧赋予农业生活高度的形象性、情感性和艺术性。
       可以说,节气是最纯粹的中国化的时空表述,最大程度上彰显了一种中国阐释与中国气派。如:它划分时空的规制模型就遵循了“圆”与“周”的思维,周行不殆,循环往复。对节气的描述也暗合了“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的“生发变化”。四时与五行的比附关系,寒暑昼夜背后的阴阳消长,无不映现着《易》的精神内核和道家的“宇宙气化”观念。从而,阅读二十四节气,更是悟“变与不变”的宇宙之道,它无疑是最高的中国智慧。
       二十四节气的背后是一个多情的诗性世界,是中国古人体悟宇宙、亲近自然的曼妙智慧。随着城市化、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农耕文明离我们渐渐远去,久居城市的人们难免会丧失对土地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感知,变得神经粗糙,麻木起来。因此,我们需要去寻找“失落的世界”。
(取材于俞耕耘《品味二十四节气》,有删改)
(1)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二十四节气构建了一个多情的意象世界,要想进入这个世界,人们要有“仰观俯察”的思维和“观物取象”的智慧。
B.“二十四节气是令人心醉的物语和人事的对答”,“物语”指的是自然景象,“人事”是指诗人内心的感受。
C.二十四节气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人已经实现了日常生活审美化,而西方实现这一目标还要在千年之后。
D.二十四节气是一种纯中国化的时空表述,蕴含宇宙之道,遵循了“圆”与“周”的思维,彰显了中国气派。
(2)下列推断、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
A.与京剧、围棋等传统文化相比,二十四节气最能彰显中国文化和中国气派,因而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B.二十四节气的形成绝非一蹴而就,是古人不断的感应自然、深入实践的结果,是特殊与普遍,具体和抽象的统一。
C.古人以《周易》和道家“宇宙气化”为理论指导排列二十四节气的顺序,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变与不变”的宇宙之道。
D.信息化的发展、农耕文明的衰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作者对当下人们神经麻木怀有一种深切的忧虑与痛恨。
(3)自古以来,二十四节气对人们的生活有哪些深远的影响?请依据以上三则材料简要概括,并联系现实生活举例加以阐释。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C、“二十四节气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人已经实现了日常生活审美化”错误,原文第三段表述为“二十四节气,无疑实现了特殊与普遍、具体和抽象的统一,是中国古人自然观和审美观的完美表达”.故选C.(2)A、“与京...
看了材料三二十四节气是天人合一观念...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核桃中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是什么(具体是什么有机物,最好能有结构式或结构简式).就是能使脑的结构物质  2020-05-12 …

1.为什么病人的血液要从动脉引入,从静脉引出?2.为什么医生常常建议肾衰竭的病人减少进食蛋白质含量  2020-05-13 …

请从生物学的角度解释家猫为什么爱吃鱼?请从生物学的角度解释为什么家猫爱吃鱼1.一般猫科动物都是以吃  2020-05-14 …

生物分类人猿超科,从哺乳动物进化到人类,应经历5个阶段:灵长类——人猿超科——中新世古猿——南方古  2020-06-13 …

为什么有人信鬼怪,难道他们真见过,既然存在他们怎么产生的?在有人类之后还是之前?若存在杀人会有报应  2020-06-21 …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从物理的角度分析,可以说明什么?"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2020-07-07 …

在你认为,"我"是什么?从生物界上讲,我是人,是动物界脊索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真兽亚纲灵长目类人猿亚  2020-11-07 …

人死后为什么不能复生?(从生物学或医学的角度来说.不要讲“迷信”的废话.)现在科学上有没有能让人..  2020-11-22 …

《战国故事》人物评价.1.庞涓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用文中的事例加以说明.2、商鞅变法在当时有什么历史  2020-11-24 …

材料一.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材料一.  2021-0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