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戏曲,是中国人最典型的传统审美方式。中国戏曲雅俗共赏,选材宽泛,自古以来,既有帝王将相的阳春白雪,也有寻常百姓的家长里短;既登得了庙堂,又入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戏曲,是中国人最典型的传统审美方式。

中国戏曲雅俗共赏,选材宽泛,自古以来,既有帝王将相的阳春白雪,也有寻常百姓的家长里短;既登得了庙堂,又入得了街巷。中国戏曲深蕴传统文化的精髓,舞台之上,一桌二椅,唱念做打,节奏唱腔,全凭演员高度程式化的表演营造具体的戏剧情境和表现鲜活人物。而中国戏曲本质上是写意的: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千军万马。这与整个中国的传统艺术,如文学、绘画、书法、诗歌等,都一脉相通,代表着中国人独特的审美特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戏曲一直都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和审美活动中占据着最为重要的地位。

中国戏曲历经千年流传,“通变”早已融入自身血液之中,善于继承传统,也很擅长吸收和创新。戏曲代表中国人传统的审美,沉淀了中国人千年的心灵世界,而地方戏更是凝聚了千姿百态的地域文化。在全球化大趋势下,文化的多样性需要民族文艺的坚守和创新。戏曲在当代的发展,就具有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民族特性、弘扬民族艺术不可取代的价值。因此,戏曲艺术是传统的、独特的,更是面向未来的。

戏曲是古老而又面向未来的艺术,保存个性和特性的传承,扬长避短、顺应时代要求的创新是其生命力所在。这就如同书法艺术需要发展创新,但不管如何创造,终归是点画线条的艺术,是汉字的艺术。中国戏曲整体的写意性、程式性要保留,切忌盲目采用现代舞台声光电技术“大制作”,破坏戏曲的本质。地方剧种的个性和风格也只能在创新中得到强化。

戏曲要走向未来,剧本是基础。曹禺大师早就说过,“繁荣的关键在于创作”,“剧本的生命在于演出”。目前戏曲事业发展遇到了一些瓶颈,“剧本荒”尤为突出。没有纯净坦荡、自由放飞的心态是写不出好剧本的。剧作家要静下心来,独立思考,有感而发,才能创作出形象生动、内涵深刻的剧本来。

戏曲的题材要创新。今人看古人的戏,看什么?传统戏曲应该开辟题材创作的新领域,关注现实题材的创作。题材可以是历史的,但创作理念和立意必须是现代的。站在现代人的立场上再现经典,适当取舍,挖掘经典中历久弥新的永恒主题,厚重的经典就能为现代人的生活提供源源不断的心灵慰藉。

戏曲的未来在年轻人,戏曲的观众是需要培养的,这是因为戏曲是高度艺术化的样式,“形式即内容”。现在的小孩子自小就看得懂动画片、电视剧,但让他去看戏就不一定能看懂。一是内容看不懂,二是形式看不懂,比如为什么要勾脸谱?水袖表达了些什么?戏曲有一定的欣赏门槛,观众要经历一个从看热闹到看门道的过程。因此,要创造机会让年轻人接触戏曲。现在时尚的东西太单薄,当年轻人腻烦了感官刺激,有了一定审美修养和内涵时,中国戏剧是最好的选择之一。

戏曲是创造性的艺术,是与观众当场双向交流的艺术。如果我们重视剧本创作,扬长避短,好戏频出,老百姓怎么可能不喜欢看?新的观众不断成长,我们的戏曲怎么可能不繁荣?戏曲里有中国文化的根,是中国人最后的审美家园。

(摘编自 2010年10月22日《 人民日报 》)

1.下列有关“中国戏曲”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戏曲选材丰富,帝王将相、普通百姓都可以成为其表现内容。

B.中国戏曲的人物形象主要靠唱念做打等高度程式化的表演来体现。

C.中国戏曲与传统的中国文学、绘画、书法、诗歌在本质上都崇尚简约。

D.中国戏曲曾在中国人的生活和审美活动中占据着最为重要的地位。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继承传统就是要保留属于中国戏曲本身的东西,就是要弘扬独特的民族文化。

B.古老的戏曲艺术要想面向未来,既要保持自身的个性特点,也要善于创新。

C.戏曲创新可以使地方戏种的特色得到更好的发挥,从而赢得更多的年轻观众。

D.戏曲发展创新不能靠现代的声光电等舞台艺术,而应向传统的书法艺术学习。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制约中国戏曲发展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好剧本,好剧本的产生需要剧作家心无旁骛的创作,需要剧作家的独立思考。

B.看腻了动画片、电视剧的年轻人会对审美有更高的要求,而戏曲中的脸谱和水袖就可以满足他们的审美需求。

C.现在的年轻人喜欢时尚,而时尚的东西又都比较单薄缺少内涵,让年轻人接触戏剧就可以使他们变得厚重起来。

D.传统戏曲很少关注社会现实,这是观众不喜欢戏曲的根本原因。戏曲要进行题材创新,让现代观众看古人写的戏、看写古人的戏都是要不得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戏曲...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在我国古代有"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的俗语,请大家找几个与之意思相反的成语或俗语~  2020-06-27 …

古诗词是我国灿烂文化的瑰宝,其语言精练,含义深邃,韵味无穷,令人百读不厌,看倒这些词语你会想起哪首  2020-07-06 …

我国古代俗语“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是从封建社会的物欲角度提倡读书。请  2020-07-08 …

《俗世奇人》读后感,给一点意见吧~题记:生命的意义不在美丽的言辞中,不在空洞的追求里,而在于实实在  2020-07-12 …

阅读社会转型下的清代鄂西南土家族妇女长期以来,鄂西南土家族地区形成了由独特的语言、宗教等构成的民族  2020-07-2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蜾蠃俗叫螟蛉虫①周建人①古人因为“察物未精”(郝懿行批评古人的话),误  2020-11-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蜾蠃俗叫螟蛉虫①周建人①古人因为“察物未精”(郝懿行批评古人的话),误  2020-11-10 …

《俗世奇人》读后感,给一点意见吧~题记:生命的意义不在美丽的言辞中,不在空洞的追求里,而在于实实在在  2020-11-23 …

阅读《人是一本书》,完成下列各题(9分)人是一本书人是一本书.看人如读书.人的外表,不就是封面吗?人  2020-11-23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古人读书不易吴晗古代人读书很不容易,因为在印刷术和纸没有发明之前,一般人是读不起  2020-1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