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黄河岸边好师傅尚书华10多年前的一个春天,我随一家企业赴西北做产品质量考察,车行驶到山西与陕西交界处,离黄河壶口瀑布只有五六公里远的吕梁山,雨天路滑,汽车意外地溜出路
题目详情
黄河岸边好师傅 尚书华 10多年前的一个春天,我随一家企业赴西北做产品质量考察,车行驶到山西与陕西交界处,离黄河壶口瀑布只有五六公里远的吕梁山,雨天路滑,汽车意外地溜出路面,顺坡滚出30多米,跌翻在一堆乱石上。幸运的是,一车七人除一人轻伤外,其余的安然无恙,可车却四爪朝天地躺在那儿动弹不了。 天色渐渐暗下来,吕梁山像从天边扯过来的一幅巨大帷幔,遮得四周黑漆漆一片,寂静而荒凉。天傍黑时,路上来往的车辆并不少,可无论我们怎样拼命挥臂拦截,也没有一辆车停下来。 天愈来愈晚,大家截车的信心开始动摇了。从东北到西北,从长白山到吕梁山,遥遥数千里,异乡野地,风冷雨凉……正在绝望之中,远处又出现了两束光亮,众人顿时来了精神,扯着嗓子呼喊起来。那车果然明显减了速,在离我们三四十米远的地方慢慢停下来。师傅从驾驶室里探出脑袋,怯生生地问: “啥事?” “我们的车出事了,想求师傅帮帮忙。” “车在哪儿?” 师傅顺着我们手指的方向看了看,幸好那辆出事的车电路还没有完全毁坏,苟延残喘地发出了一点微弱的光亮,足以证明我们的话是真实的。师傅放了心,同车上另外一个人下了车向我们走过来。大家充满了感激,你一句我一句忙着介绍出事的经过。师傅走到汽车近前仔细瞅了瞅说:“这车不行了,明天再想办法。这样吧,你们留下两个人夜里在这儿守着,其余的人坐我的车到山下壶口宾馆住下。” 听了这几句话,大伙儿感动得不知道干什么似的。带队的老曹当即点名留下两个年轻人看守,其余的人搭上师傅的卡车直奔山下的壶口宾馆。 到达宾馆,已是夜间11点多钟了。师傅看上去跟宾馆的人很熟,迅速帮我们安排好了住处。随后,他对老曹说:“你买瓶酒,再买点食品,我给山上那两个人送去。夜里山上风大阴冷,不吃点东西不行。”于是,师傅带着老曹又上了一趟山,12点多钟才回来。临睡前他对老曹说:“明天我着急赶路,你早点起来,咱俩再给山上的人送点热水热饭。” 第二天一早,还没等我们起床,师傅已备好了热腾腾的豆浆油饼在等着我们。大家脸也没顾得上洗,匆匆跳上车又去了昨天出事的地方。一路上,师傅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告诉我们:可以去什么地方找人救援,离这里最近的修车铺有多远,路怎么走……一一告知,生怕我们人生地不熟受到难为。 车到了地方,大家下车后,不知怎样感激师傅才好。这时老曹一把拉住师傅的手,从兜里掏出200元钱硬塞给他,说这是我们大家的一点心意,劝他一定收下。师傅稍一迟疑,没做更多推辞把钱收下了。车开动了,大家静静地目送着,这时,师傅从车窗探出头,把200元钱撒手扔到了路上,朝我们微微一笑,说了句:“收钱就失去帮你们的意义了。”说完,一溜烟跑远了。 望着远去的车影大家全傻了,谁也没有说话,过了好半天,不知谁由衷地感叹一句:“连个姓名都不留,好人,好人哪!” (选自2012年9月12日《人民日报》) 小题1:“天色渐渐暗下来,吕梁山像从天边扯过来的一幅巨大帷幔,遮得四周黑漆漆一片,寂静而荒凉。”运用的是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2:文章曲径通幽,设置波澜,让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世界在读者的不断期待中渐次展现。请根据要求,参照示例,在每条横线上填写八个字。(3分) 波澜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波澜二:心有疑虑,谨慎盘问; 波澜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波澜四:三次安排,二见精神; 波澜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文题《黄河岸边好师傅》中的“好”概括了主人公的哪些品质?请作简要分析。 (3分) 小题4:文中“师傅”的言和行看来都很平常,但细想又觉得不寻常。文中哪句话或者哪件事最感动你?请说出你的体会。(3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景物描写(环境描写)(1分)。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烘托了气氛,为人物出场做好铺垫(2分)。 小题2:波澜一:遭遇车祸,求助无望 波澜三:当机立断,一见精神 波澜三:先“收”后“扔”,三见精神(用语可以有变化,但要与示例基本吻合。3分,每个1分)] 小题3:(1)热心助人。“师傅”不顾四周漆黑,异乡野地,风冷雨凉……停车问询;分手前,不厌其烦地“一一告知”怎么办。 (2)主动助人。给留守人员送酒和食品,安排翌日送热水热饭,这些本是“老曹”们的事,却被“师傅”“揽下”做好。 (3)无私助人。“师傅从车窗探出头,把200元钱撒手扔到了路上,朝我们微微一笑”表现了“师傅”的无私和真诚。(3分,每个要点1分) 小题4:示例一:一句话是:“你买瓶酒,再买点食品,我给山上那两个人送去。夜里山上风大阴冷,不吃点东西不行。” 体会:“师傅”想得周到,实实在在地帮助人;“师傅”主动提出去送酒和食品,可见他舍己为人的品格。 示例二:一件事是:“师傅”还没等我们起床,已备好了热腾腾的豆浆油饼在等着我们。 体会:本来是“老曹”们自己应该做的事,“师傅”还没等我们起床,已备好了热腾腾的豆浆油饼在等着,可见“师傅”主动、热心助人的高尚品格。(3分。找出“话”或“事”得1分,写出体会得2分) |
点评:首先要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读原文,根据题干中的提示,在原文中找到应填写处对应的相关语句,抓住其中的关键语句,概括出切题的答案。概括时一定要注意题干中有关字数的要求。 小题3:试题分析:梳理文章情节可知,“师傅”虽然心存疑虑,但仍然停车问询,体现了他的善良;把我们拉到旅馆,三做安排,并主动给留守人员送酒和食品,体现了他的热心;忙前忙后,到最后却没有收我们的钱,表现了他的无私和真诚。 点评: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人物的言行举止、故事情节的发展等来整体感知的。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联系文章内容,有根有据。 小题4:试题分析:“文中哪句话或者哪件事最感动你”可见此题的可选性很大,只要是看似平凡但却令人感动的语句或行为都可以。如“你买瓶酒,再买点食品,我给山上那两个人送去。夜里山上风大阴冷,不吃点东西不行”这句话表明“师傅”细心、周到,设身处地为我们着想,对我们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师傅”还没等我们起床,已备好了热腾腾的豆浆油饼在等着我们。第二天去出事地的路上,他“一一告知,生怕我们人生地不熟受到难为”等情节,体现了“师傅”的热情、热心。 点评:理解词语(句子)一定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把词语放到原文中,把句子放到语段中,并结合文章内容与情节加以分析,这样就可以从看似平淡的语句中体会出人物的精神与语句的内涵了。 |
看了黄河岸边好师傅尚书华10多年前...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在DB恢复时,对尚未做完的事务执行______。A.REDO处理B.UNDO处理C.ABORT处理D 2020-05-26 …
如果有一辆车,驾驶做的是小明,副驾驶做的是小强,那么车是谁的? 2020-06-06 …
如果有一辆车,驾驶做的是小明,副驾驶做的是小强,那么车是谁的? 2020-06-06 …
什么叫做吕容值 2020-06-13 …
从前有座山叫做我真山,山上有座庙叫做我真庙,庙里有个和尚叫做我真和尚,和尚手里拿了一把剑叫做? 2020-06-19 …
概率题,跪求解答6名考生坐在两侧各有通道的一排座位上应考,考生答完试卷的先后次序不定,且每人答完后 2020-07-30 …
一:数字推理B答题说明:请对题项中给出的数列进行观察和分析,并根据其排列规律推导出空缺位置上的数字, 2020-11-18 …
茶杯和茶壶的故事,关于和尚的做法的含义我写的是凡是应该靠自己,不应一味的找他人帮忙.问一下我这个理解 2020-11-30 …
帮我回答下面题1.说说你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2.文中哪些句子写得特别好,为什么?3.释圆和尚的做 2020-12-29 …
当下最“时尚”的做爱方式 2021-06-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