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刚到安徽那一年(1977年),全省28万多个生产队,只有10%的生产队能维持温饱;67%的队人均年收入低于60元,40元以下的约占25%.我这个第一书记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刚到安徽那一年(1977年),全省28万多个生产队,只有10%的生产队能维持温饱;67%的队人均年收入低于60元,40元以下的约占25%.我这个第一书记心里怎么能不犯愁啊?
--万里《农村改革是怎么搞起来的》
材料二   安徽凤阳梨园公社小岗村是个贫困村,1978年,生产队18户农民立下了一张将田地包干到户的生产契约。他们艰苦地干了一年,迎来了从未有过的大丰收。他们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家家户户囤满了粮食。
材料三   这是一部跨度达30年的惊心动魂的逃亡史。在当时的深圳,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
材料四   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听说深圳治安比过去好了,跑到香港去的人开始回来,原因之一是就业多,收入增加了,物质条件也好多了……--邓小平
(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1977年安徽农村存在什么严重问题?
(2)材料二中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分田到户开创了我国哪一项农村改革?这项改革对农民、农业、农村产生了什么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当时“逃港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为解决“逃港问题”,我国在深圳设立经济特区。根据材料四,概括我国建设经济特区的主要好处。
(4)上述材料反映的现象对你有何启示?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依据材料中“全省28万多个生产队,只有10%的生产队能维持温饱;67%的队人均年收入低于60元,40元以下的约占25%.”信息可以得出当时安徽农村贫穷落后,粮食短缺,为此安徽率先实行包产到户、到组的家庭联产承包...
看了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材...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