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沙田山居余光中书斋外面是阳台,阳台外面是海,是山,海是碧湛湛的一弯,山是青郁郁的连环。山外有山,最远的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沙田山居

余光中

  书斋外面是阳台,阳台外面是海,是山,海是碧湛湛的一弯,山是青郁郁的连环。山外有山,最远的翠微淡成一袅轻烟,忽焉似有,再顾若无,那便是,大陆的莽莽苍苍了。

  海天相对,中间是山,即使是秋晴的日子,透明的蓝光里,也还有一层轻轻的海气,疑幻疑真,像开着一面玄奥的迷镜,照镜的不是人,是神。海与山绸缪在一起,分不出,是海侵入了山间,还是山诱俘了海水,只见海把山围成了一角角的半岛,山呢,把海圈成了一汪汪的海湾。山色如环,困不住浩渺的南海,毕竟在东北方缺了一口,放墙桅出去,风帆进来。起风的日子,海吹成了千亩蓝田,无数的百合此开彼落。到了夜深,所有的山影黑沉沉都睡去,远远近近,零零落落的灯全睡去,只留下一阵阵的湖声起伏,永恒的鼾息。撼人的节奏摇我的心潮。有时十几盏渔火赫然, 浮现在阒①黑的海面,排成一弯弧形,把渔网愈收愈小,围成一丛灿灿的金莲。

  海围着山,山围着我。沙田山居,蜂回路转,我的朝朝暮暮,日起日落,月望月朔,全在此中度过,我成了山人。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山已经代我答了。其实山并未回答,是鸟代山答了,是虫,是松风代山答了。山是禅机深藏的高僧,轻易不开口的。人在楼上倚栏杆,山列坐在四面如十八尊罗汉叠罗汉,相看两不厌。山谷是一个爱音乐的村女,最喜欢学舌拟声,可惜太害羞,技巧不很高明。无论是鸡鸣犬吠,或是火车在谷口扬笛路过,她都要学叫一声,落后半拍,应人的尾声。

  从我的楼上望出去,马鞍山奇拔而峭峻,屏于东方,使朝暾姗姗其来迟。鹿山巍然而逼近,魁梧的肩膂遮去了半壁西天,催黄昏早半小时来临,一个分神,夕阳便落进他的僧袖里去了。白天还如佛如僧,蔼然可亲,这时竞收起法相,庞然而踞,黑毛茸蒙如一尊暗中伺人的怪兽,隐然,有一种潜伏的不安。

  千山磅礴的来势如压,谁敢相撼?但是云烟一起,庄重的山态便改了。雾来的日子,山变成一座座的列屿,在白烟的横波回澜里,载浮载沉,八仙岭果真化作了过海的八仙,时在波上,时在弥漫的云间。有一天早晨,举目一望,八仙、马鞍和远远近近的大小众峰,全不见了,偶尔云开一线,当头的鹿山似从天隙中隐隐相窥,去大埔的车辆出没在半空。我的阳台脱离了一切,下临无地,在汹涌的白涛上自由来去,谷中的鸡犬从云下传来,从悠远的人间。我走去更高处的联合书院上课,满地白云,师生衣袂飘然,都成了神仙。我登上讲坛说道,烟云都穿窗探首来旁听。

  起风的日子,一切云云雾雾的朦胧氤氲全被拭净,水光山色,纤毫悉在镜中。原来对岸的八仙岭下,历历可数,有着许多山村野店,水浒人家。半岛的天气一日数变,风骤然而来,从海口长驱直入,脚下的山谷顿成风箱,抽不尽满壑的咆哮翻腾。蹂躏着罗汉松与芦草,掀翻海水,吐着白浪,风是一群透明的野兽,奔踹而来,呼啸而去。

  海潮与风声,即使撼天震地,也不过为无边的静加注荒情与野趣罢了。最令人心动而神往的,却是人为的噪音。从清早到午夜,一天四十多班,在山和海之间,敲轨而来,鸣笛而去的,是九广铁路的客车,货车,猪车,曳着黑烟的飘发,蟠蜿着十三节车厢的修长之躯,这些工业时代的元老级交通工具,仍有旧世界迷人的情调,非协和的超音速飞机所能比拟。山下的铁轨向北延伸,延伸着我的心弦。我的中枢神经,一日四十多次,任南下又北上的千只铁轮轮番敲打,用钢铁火花的壮烈节奏,提醒我,藏在谷底的并不是洞里的桃源,住在山上,我亦非桓景,即使王粲 ,也不能不下楼去:

  栏杆三面压人眉睫是青山/碧螺黛迤逦的边愁欲连环/叠嶂之后是重峦,一层淡似一层/湘云之后是楚烟,山长水远/五千载与八万万,全在那里面……

注:①阒( q) ):寂静,没有一点声音。②王粲:三国时文学家。曾写《登楼赋》,寄托思乡、怀才不遇的感情。

(1)

从全文看,作者写出了山景的哪些特点?请分点概括。

(2)

下面两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请具体说明其表达效果。

(1)起风的日子,海吹成了千亩蓝田,无数的百合此开彼落。

(2)其实山并未回答,是鸟代山答了,是虫,是松风代山答了。

(3)

作者在第三段中说“我成了山人”,可最后又说“也不能不下楼去”,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试简述理由。

(4)

下面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

这篇散文感情浓郁,浓墨重彩描绘优美山景,笔法多变,景物各呈其妙。全文重点抒发了沉浸在人间仙境的愉悦心情。

B.

全文以“站在阳台上看山景”为线索。细腻描绘居室四周海水群山变幻莫测的景色,突出“好景虽美而乡愁难遣”的主题。

C.

“白天还如佛如僧,蔼然可亲……有一种潜伏的不安”一句,用白天和黑夜的山景作对比,表现出作者向往光明和憎恶黑暗的强烈感情。

D.

“最令人心动而神往的,却是人为的噪音”一句,似褒实贬,作者感慨于工业社会对大自然原始状态的破坏,对山居清静生活的干扰。

E.

作者以一首诗收尾,照应了文章开头。使含蓄在整篇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明朗化,令读者回味全文,与作者产生感情共鸣。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4.BE;
解析:
(1) (1)青绿(青翠、青碧);(2)神秘(深沉);(3)雄伟(巍然、磅礴)。 (2)   (1)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暗喻和借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出海风吹拂下的大海蔚蓝宽阔,浪花此起彼伏的壮观景象。   (2)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了山景的幽美和作者对幽美山景的热爱。 (3)   (1)表达了作者渴盼祖国统一的思想感情。   (2)突出主题(或衬托、照应)理由:“成了山人”,说明自己如在仙境中生活,按常理理应希望永远这样生活下去,可作者却有更高远的追求,“下楼去”维护祖国统一。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沙田...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射阳山人濂溪先生青莲居士烟波钓徒乡山居士至圣先师随园主人五柳先生六一居士半山老人湖海散人少陵野老四  2020-06-09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东坡还宅建中靖国元年,东坡自儋北归,卜居阳羡。阳羡士大夫犹畏而不敢与之游。独士人  2020-06-21 …

东坡还宅建中靖国元年,东坡自儋北归,卜居阳羡。阳羡士大夫犹畏而不敢与之游。独士人邵民瞻,从学于坡。  2020-06-21 …

《愚公移山》里的2个问题《愚公移山》原文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2020-07-02 …

求一篇文言文的重点字词解释啦,急急急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  2020-07-0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  2020-07-02 …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  2020-07-02 …

谁能帮我找出文言文"愚公移山"的修辞手法?3Q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  2020-07-02 …

下列有关黄石地理表述正确的是()①、黄石市旅游资源丰富,小雷山风景区位于大冶市陈贵镇②、黄石市最高山  2020-11-12 …

就是欧阳修啊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  2020-1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