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题目详情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①,自谓可将兵十万。会有土寇②,自练乡兵与之角③.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州官使试于一村,沟洫④甫⑤成,水大至,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节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注释】①经年:一年左右。 ②土寇:土匪。 ③角:战斗。 ④洫(xù):沟渠。 ⑤甫:刚。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2)下面句子中的“以”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点的“以”的用法相同的是___。
例句:“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A.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B.无从致书以观
C.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甲文中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由“___”与“___”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A.嗜学与藏书 B.家贫与藏书 C.嗜学与家贫 D.嗜学与还书
(4)【甲】【乙】两文分别叙述了宋濂和刘羽冲的读书情形,你认为侧重点有何不同?并从他们读书的经验教训中,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翻译:___
②恒独步庭阶,曰:“古人岂欺我哉?”
翻译:___。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①,自谓可将兵十万。会有土寇②,自练乡兵与之角③.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州官使试于一村,沟洫④甫⑤成,水大至,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节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注释】①经年:一年左右。 ②土寇:土匪。 ③角:战斗。 ④洫(xù):沟渠。 ⑤甫:刚。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 ___ |
| ②会有土寇 | ___ |
| ③州官使试于一村 | ___ |
例句:“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A.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B.无从致书以观
C.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甲文中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由“___”与“___”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A.嗜学与藏书 B.家贫与藏书 C.嗜学与家贫 D.嗜学与还书
(4)【甲】【乙】两文分别叙述了宋濂和刘羽冲的读书情形,你认为侧重点有何不同?并从他们读书的经验教训中,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翻译:___
②恒独步庭阶,曰:“古人岂欺我哉?”
翻译: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①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假:借.②适恰逢有土匪强盗出没.会:逢,正赶上.③州官也喜欢多事,...
看了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甲)...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琴诗苏轼观书有感朱熹琴诗苏轼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观书有 2020-06-21 …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褚无量,字弘度,杭州盐官人。幼授经于沈子正、曹福,刻意坟 2020-06-24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藏书室记苏辙予幼师事先君,听其言,观其行事。今老矣,犹志其一二。先君 2020-07-26 …
文言文《熟读精思》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 2020-11-03 …
课外文言文阅读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2020-11-03 …
因为求知,你走进书本的海洋;因为爱美,你走进各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因为沟通,你走进微妙的内心世界… 2020-11-27 …
因为求知,你走进书本的海洋;因为爱美,你走进各种自然景观;因为沟通,你走进微妙的内心世界……总之,“ 2020-11-27 …
求以“走进”为话题的作文?因为求知,你走进书本的海洋;因为爱美,你走进各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因为沟 2020-11-27 …
琴诗苏轼观书有感朱熹琴诗苏轼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观书有感 2020-11-29 …
文言文熟读精思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2020-1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