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答谢中书书》中的景物分别是从什么角度写的
题目详情
《答谢中书书》中的景物分别是从什么角度写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原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x0d译文:山河的壮美,是自古以来人们共同谈赏的.这里的高峰插入云霄,清流澄澈见底,河流两岸悬崖峭壁,在阳光下各种光彩交相辉映.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葱翠.每当早晨,夜雾将要消歇,可听到猿猴长啸,鸟雀乱鸣;每当傍晚,夕阳将落,可见到水中的鱼儿竞相跳跃.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之后,还没有人能置身这佳美的山水之中.\x0d[注释]:①歇:停止,消散.②颓:落,落下.③欲界:佛教三界之一,即人间.④康乐:南朝宋代诗人谢灵运,山水诗派创始人.因世袭康乐公,世称康乐.\x0d[试译]:山、水美丽的景色,自古以来人们都在谈论.山,高耸入云;水,清澈见底.两岸石壁直立,五颜六色,交相辉映.绿树翠竹,一年四季都有.早晨,雾将散未散时,灵猿丽鸟啼鸣;夕阳西下,水中的鱼儿欢快地跳出水面,这实在是人间仙境.但从谢灵运后,已不再有能欣赏这奇山妙水的人了.\x0d背景材料:陶弘景南朝齐、梁间文学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字通明,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20岁以前被萧道成引为诸王侍读.齐武帝永明十年(492),辞官归隐于句曲山,自号华阳陶隐居.梁武帝萧衍早年曾和他交游,即位后,经常向他咨询国家大事,时人称为“山中宰相”.死后谥“贞白先生”.他长于描绘山水,作品有明朝张薄辑《陶隐居集》.\x0d陶弘景生活的南朝,散文有了长足的发展,内容上出现了叙事、言情或寄情山水的文章,形式上出现了追求对偶、排比、用典,辞藻华丽并声律求工的骈文.但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一文,不用典、不雕琢,清新隽永,朴素自然地抒发对江南风景的赞美之情.\x0d文化小常识:\x0d汉魏时,极盛于汉代的辞赋,在形式和内容两方面都逐渐产生变化,最后在南北朝时代形成新的赋体——骈文.骈文注重形式整齐、藻饰华美,是南北朝常用的文体,成为这时期的代表文学.在这段时期,骈文作家中成就最高的是由南朝入北朝的庾信.作品中,陶宏景的《答谢中书书》、吴均的《与宋元思书》,都是传诵千古的山水名篇,风格雅淡,文字清丽,可以和谢灵运、谢朓的山水诗比美.\x0d佳句赏评:①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x0d俊俏的山,直直耸立,有白云轻绕;俊美的水,清澈见底,有鱼儿嬉戏.溪水两岸的石壁,更是美妙绝伦:绿树、青草、翠竹、红花、蓝天、白云……四时不同、景色各异,五彩缤纷、交相辉映,美不胜收;特别是青翠的丛林,碧绿的修竹,四季常青、生机盎然.这一句是概括描写,作者紧紧抓住江南景物的特点:高山、流云、溪水、青林、翠竹……用白描的手法,稍加点染,便组成一幅江南山川秀美图.\x0d②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x0d作者选择了两个极具画面感的镜头“晓雾”、“夕日”来描摹、渲染.\x0d早晨,群山叠翠、清雾朦胧:山,似出浴的西子,亭亭玉立、超凡脱俗;雾,似斜披的轻纱,若隐若现、似有似无.这是一天最美的开始.山,阳光相拥,雾,紧紧依偎.漫步崎岖的山间小路,看舒缓的溪水流淌,品轻巧的小鸟婉鸣,听通灵的猿猴长啸,乐趣无限.山是质朴的、独特的,水是自然的、灵动的.多么清净的山水啊!一如梵音自天际间飘来,顿时让人耳聪目明,如悟禅机.\x0d黄昏、夕阳,又是另一幅山水佳景.落日余辉铺就大地、淙淙溪流碧波荡漾;光和影巧妙的揉和在一起:分不清哪是光下的水、哪是水中的光,波光一起粼粼生辉;调皮的锦鳞,时而在水底觅食、嬉戏,时而跳出水面,搅动阵阵涟漪,圈圈荡漾到远远的岸边.独处如此美景之中,自觉不自觉的融入了自然,不禁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人间仙境莫非在此?不然的话,为何这般清幽、脱俗,不带一丝人间烟火.语言简明、质朴、生动、形象,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x0d总评文章开始,作者从人们对山水的态度入手:古往今来,没有人不赞美青山绿水的,特别是江南的山山水水,更是柔媚亮丽、清秀绝尘,是如此的典雅、飘逸.接着描写了山水、石壁、丛林、翠竹和早晨、黄昏的景象,融情于景,表达作者对山水的赞美之情.最后,作者发出慨叹:从谢灵运后,又有谁能欣赏如此美景呢?望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名利,能全身心投入自然的人,还有多少呢?一片黯然之情,悄然流露.\x0d整篇文章,六十八言,有山水竹林、晓雾夕阳、猿鸟锦鳞,有比喻、夸张、拟人,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说不完无限情趣、道不完生机盎然.这在魏晋六朝“诗尚玄理,文工骈体”的文风中,可谓一枝独秀.读来凡心皆无,身在物外,心清神明\x0d山河的美丽,是自古以来人们共同谈论赞赏的.这里山峰高耸得插入云霄,河流明澈得能够见底.两岸的悬崖峭壁,五彩交相辉映.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四季长存.早晨的夜雾将要消散时,可以听到猿猴长啸,鸟雀乱鸣;傍晚的夕阳快要落山了,可见到水中的鱼儿竞相跳跃.这里真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之后,还没有人再能置身这奇美的山水之中.
看了《答谢中书书》中的景物分别是从...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我们读书为了什么?看看那些为了高考高复到高八的人真心为他们喊苦,这不禁让我想到范进中举.读了这么多年 2020-03-30 …
早本文通过对什么的什么什么以及鲁迅先生书桌上早字的来历描述教育人们要什么 2020-06-13 …
有人说书是什么什么什么的什么,有人说书是什么什么什么的什么造句 2020-06-16 …
藏书票的英文为啥是"exlibris"?不知道exlibris是藏书票的什么缩写呢?还是什么?注意 2020-06-27 …
《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段一一寄家书时的什么和什么,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 2020-07-06 …
书籍的力量是神奇的:它像什么的什么,给人……书籍的力量是神奇的:它像冬日里的暖阳,给人无比的温暖 2020-10-30 …
怎么读书有助于写作我是高一的学生,中考完事的假期里我开始坚持读书(《青年文摘》,老师说过这种书有助于 2020-11-11 …
早通过对什么的什么、什么及鲁迅先生书桌上早字的来历的描述,教育人们要什么? 2020-11-21 …
早通过对什么的什么、什么及鲁迅先生书桌上早字的来历的描述,教育人们要什么? 2020-12-04 …
筑路和生命的意义均选自什么的什么,作者用此书做书名是因为 2021-0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