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这是中国从古未有的人民革命的大胜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这是中国从古未有的人民革命的大胜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前提,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

材料三:通过这个大改革、大开放,实现了三个伟大的转折:第一个伟大转折就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第二个伟大转折是从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的社会转变;第三个伟大转折是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转向基本小康的社会转变。
问题一:你知道材料一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吗?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通过什么方式完成的?
问题二:材料二中图一所示的是哪一时期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问题三:材料二中图二所处的时代最后是如何评价的?这一时期造成的影响是什么?
问题四:材料三的大改革、大开放源自于哪次会议?第一个伟大转折中经济体制是如何改革的?第二个伟大转折中开放初期的试验田在哪里?第三个伟大转折中温饱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问题五: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用简单的词语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这是中国从古未有的人民革命的大胜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前提,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

材料三:通过这个大改革、大开放,实现了三个伟大的转折:第一个伟大转折就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第二个伟大转折是从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的社会转变;第三个伟大转折是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转向基本小康的社会转变。
问题一:你知道材料一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吗?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通过什么方式完成的?
问题二:材料二中图一所示的是哪一时期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问题三:材料二中图二所处的时代最后是如何评价的?这一时期造成的影响是什么?
问题四:材料三的大改革、大开放源自于哪次会议?第一个伟大转折中经济体制是如何改革的?第二个伟大转折中开放初期的试验田在哪里?第三个伟大转折中温饱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问题五: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用简单的词语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问题一: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下午,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这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53-1956年进行的三大改造,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问题二:材料二中图一作于1958年的“废料堆积比山高,秋后变成金粮山”所示的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出现的“浮夸风”现象.1958年以来,党中央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运动中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在工业上,发动大炼钢铁运动,在农业上,对粮食产量估计严重浮夸,各地的粮食亩产量,竞相放高产“卫星”.这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由于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导致“左”倾思想严重泛滥.1958年,党中央错误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其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问题三:据材料二中图二“1966年8月上海红卫兵在南京路上张贴大字报”可知,这是指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其所处的时代其实是十年内乱.十年“文革”使中国的民主和法制遭受严重践踏,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深受迫害.
问题四:材料三的大改革、大开放源自于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据材料三“第一个伟大转折就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可知,第一个伟大转折中经济体制是由单一公有制经济变成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据材料三“第二个伟大转折是从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的社会转变”可知,第二个伟大转折中开放初期的试验田在沿海地区,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经济特区;据材料三“第三个伟大转折是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转向基本小康的社会转变.”可知,第三个伟大转折中温饱问题是通过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来解决的.
问题五: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后、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十年,1978年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之后我国进行改革开放,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故答案为:
问题一:1949年10月1日;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问题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对社会主义建设认识不足,缺乏经验,急于求成.
问题三:十年内乱;中国的民主和法制遭受严重践踏,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深受迫害.
问题四:十一届三中全会;由单一公有制经济变成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沿海地区(或深圳、珠海、汕头、厦门都答对);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问题五:曲折中前进(言之有理即可).
问题二:材料二中图一作于1958年的“废料堆积比山高,秋后变成金粮山”所示的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出现的“浮夸风”现象.1958年以来,党中央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运动中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在工业上,发动大炼钢铁运动,在农业上,对粮食产量估计严重浮夸,各地的粮食亩产量,竞相放高产“卫星”.这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由于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导致“左”倾思想严重泛滥.1958年,党中央错误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其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问题三:据材料二中图二“1966年8月上海红卫兵在南京路上张贴大字报”可知,这是指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其所处的时代其实是十年内乱.十年“文革”使中国的民主和法制遭受严重践踏,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深受迫害.
问题四:材料三的大改革、大开放源自于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据材料三“第一个伟大转折就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可知,第一个伟大转折中经济体制是由单一公有制经济变成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据材料三“第二个伟大转折是从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的社会转变”可知,第二个伟大转折中开放初期的试验田在沿海地区,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经济特区;据材料三“第三个伟大转折是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转向基本小康的社会转变.”可知,第三个伟大转折中温饱问题是通过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来解决的.
问题五: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后、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十年,1978年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之后我国进行改革开放,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故答案为:
问题一:1949年10月1日;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问题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对社会主义建设认识不足,缺乏经验,急于求成.
问题三:十年内乱;中国的民主和法制遭受严重践踏,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深受迫害.
问题四:十一届三中全会;由单一公有制经济变成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沿海地区(或深圳、珠海、汕头、厦门都答对);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问题五:曲折中前进(言之有理即可).
看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我的天啊对不起!您已回答过该问题,原回答内容正在提交中,请耐心等候对不起!您已回答过该问题,原回答 2020-04-11 …
在“我的回答'中,为什么我回答的问题后都有问号?我的问答后面都有一个问号 2020-05-21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回答的问题是( ) A.什么是社会主义改造、怎样进行社会主义改造B.什么 2020-06-06 …
2013年5月,淮南日报设计了一组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问卷,在①黄继光、②邱少云、③董存瑞、④江姐、 2020-06-09 …
英语变换一般疑问句以及肯否回答的问题(1)Thisismysister.一般疑问句是Isthisy 2020-07-01 …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因为()A.它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而必须回答的问题B.它 2020-07-13 …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这是A.由哲学作为世界观的学问这一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B.任何 2020-07-14 …
在当今的课堂上,能够对其他同学口头回答的问题进行评价和质疑,是学习有效性、积极主动性的重要表现。要做 2020-11-04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表现在(1)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 2020-11-05 …
请提出一个能反映漫画《我们都是微尘》主题的问题,并用所学知识回答你所提的问题。(注:“微尘”是一个多 2020-1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