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食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评价的是()取得的功效。A.大禹治水B.灵渠的开凿C.都江堰的修建D.长江三峡的治理
题目详情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食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评价的是( )取得的功效。
A. 大禹治水
B. 灵渠的开凿
C. 都江堰的修建
D. 长江三峡的治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故选C.
故选C.
看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食无荒年...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很发达,除了利用天然河道之外,还开凿了人工河渠以利灌溉、通航和漕运。下列属于汉朝 2020-06-11 …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某一工程修建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 2020-06-17 …
《史记》载:有一水利工程的兴修,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 2020-06-17 …
成都一直被称为天府之国,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谨”得益于()A.郑国渠B.都江堰C.灵渠D.飞 2020-06-21 …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这是对哪一水利工程的评价A.都江堰B.郑国渠C.白渠D 2020-07-11 …
全家人在一天中都从哪些渠道获得了哪些信息如:人物获得信息渠道爸爸************妈妈**** 2020-11-13 …
修一条长a米的水渠,已经修了三天,平均每天修b米,余下的c天修完.1.修了3天后,还剩下多少米?修一 2020-11-27 …
“天府之国”得益于战国时秦国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A.大运河B.灵渠C.白渠D.都江堰 2020-12-04 …
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水利工程是()A.郑国渠B.都江堰C.灵渠D.白渠 2020-12-04 …
有一项伟大的工程,它使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誉,并且至今仍造福于人民的这个工程是()A.灵渠 2020-1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