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文后的题。①我们每读一本书,每见一件事,都应该多动脑筋、多思考。这样才能在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上发现新的东西,由此锻炼出我们敏锐而正确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文后的题。

  ①我们每读一本书,每见一件事,都应该多动脑筋、多思考。这样才能在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上发现新的东西,由此锻炼出我们敏锐而正确的观察判断能力;这样才能在知识的学习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此丰富我们的头脑。

  ②苹果落地了,这是多么熟悉的事情,大家习以为常,并不觉得这里边还有什么研究的话题。一天,牛顿注意了这一现象,并且提出“它为什么会落地”的疑问,他又思考,又探究,结果发现了其中包含着的“万有引力”定律。

  ③壶水开沸,这也是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瓦特却把它当成了一个大问题来研究,并且根据其原理,发明了蒸汽机,为人类社会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④“缺少知识,就无法思考,缺少思考就不会有知识。”这个格言说出了思考在知识的学习、运用、积累中是十分重要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很多知识的。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会逐渐接受一些前人留下的知识,我们要充分利用自己懂得的有限知识,多动脑,多思考。思考得多了,自然而然就会发现问题,有了疑问,就会促使我们去探讨、去解决。“观察——疑问——解决问题”是获得新知识的有效途径,在这个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思考”,即动脑子。不动脑子也就不会提出什么疑问,没有疑问也就没什么需要探讨、解决的东西,因而也就没有新知识的获得。

1.作者在文中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②、③两段证明了动脑的好处是什么?(用原文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②段的事实材料。(30个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段画线句子中的“这个过程”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在第②、第③段中用了两个事实论据论证观点,请你再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我们每读一本书,每见一件事,都应该多动脑筋、多思考。

  2.这样才能在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上发现新的东西,由此锻炼出我们敏锐而正确的观察判断能力。

  3.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研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4.观察——疑问——解决问题。

  5.例1:阿基米德洗澡时从浴盆水溢出的现象中发现了著名的浮力定律。 例2:鲁班上山爬坡时,手被茅草划破,受到启发,发明了锯子。

看了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文后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古文《陆游家训》中“后生之药石”怎样用一句俗语套用后生才锐者,最易坏事.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  2020-03-31 …

小敏读一本有趣的书,每天总是读完前几天读过页数的2倍,第6天他读了这本书的1/9,小敏第几天读完这  2020-05-16 …

文言文阅读,溥幼好学.所读书必手抄,抄已,朗读一过即焚之;又抄,如是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  2020-06-29 …

小敏读一本有趣的课外书,每天总是读完前几天读过页数的2倍,第6天她读完了这本书的19,小敏第几天读  2020-07-14 …

小敏读一本有趣的课外书,每天总是读完前几天读过页数的2倍,第6天她读完了这本书的19,小敏第几天读  2020-07-22 …

1.小敏读一本童话书,读了几天,已读页数与未读页数的比是2:3,后来又读了8页,已读页数与未读页数  2020-07-31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钱学森二三事“钱学森身上有着最光辉的精神。”钱学森的第二个中国博士、两院院士  2020-11-13 …

小敏读一本书,第一天读6页,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读4页,读到第三天读了全书的25,这样继续读下去,第天  2020-11-25 …

红红和敏敏沿着操场跑步.操场一周长400m.如果俩人同时同地开始向同一方向跑.红红每秒跑3m.敏敏每  2020-12-13 …

古文阅读(5分)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抄,抄已,朗读一过即焚之;又抄,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  2020-1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