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A地区与B地区的地理分界线是一线;A地区与D地区的分界线相当于毫米等降水量线.(2)C地区是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其原
题目详情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区与B地区的地理分界线是___一线;A地区与D地区的分界线相当于___毫米等降水量线.
(2)C地区是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其原因是___.本区具有代表性的畜种是___,它有“高原之舟”之称.
(3)图中D代表的地理区域是___,该区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___.
(4)B地区的主要耕地类型是___,主要粮食作物是___.

(1)A地区与B地区的地理分界线是___一线;A地区与D地区的分界线相当于___毫米等降水量线.
(2)C地区是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其原因是___.本区具有代表性的畜种是___,它有“高原之舟”之称.
(3)图中D代表的地理区域是___,该区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___.
(4)B地区的主要耕地类型是___,主要粮食作物是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秦岭与淮河一线是我国A北方地区和B南方地区的地理界线.受气候的影响,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400毫米等降水量线A北方地区与D西北地区的分界线.
(2)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势高,气温低,形成高寒的气候特点,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牦牛是青藏地区代表性的畜种,它的毛厚而长,耐寒力强,体矮身健,善于爬山负重,被称为“高原之舟”.牦牛肉质好,是本区居民的重要肉食来源.
(3)西北地区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态势.新疆的东部和南部降水甚少,吐鲁番盆地西部的托克逊年降水量仅5.9毫米,是全国降水最少的地方.总的来说,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水源条件成为制约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
(4)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平原广阔,耕地多,但热量较低,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南方多丘陵、山地,但热量高,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故答案为:(1)秦岭、淮河;400;(2)海拔高;牦牛;(3)西北地区;远离海洋,深居内陆;(4)水田;水稻.
(2)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势高,气温低,形成高寒的气候特点,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牦牛是青藏地区代表性的畜种,它的毛厚而长,耐寒力强,体矮身健,善于爬山负重,被称为“高原之舟”.牦牛肉质好,是本区居民的重要肉食来源.
(3)西北地区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态势.新疆的东部和南部降水甚少,吐鲁番盆地西部的托克逊年降水量仅5.9毫米,是全国降水最少的地方.总的来说,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水源条件成为制约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
(4)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平原广阔,耕地多,但热量较低,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南方多丘陵、山地,但热量高,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故答案为:(1)秦岭、淮河;400;(2)海拔高;牦牛;(3)西北地区;远离海洋,深居内陆;(4)水田;水稻.
看了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关于我国西北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引用祁连山的冰雪融水在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发展灌溉农 2020-05-14 …
右图为纬度30°附近的三个城市示意图,据此回答8~9题8.有关三个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2020-06-21 …
明明不小心将自己的下列描述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个地理分区基本地理特征的知识卡片 2020-06-29 …
某中学地理夏令营在如图区域开展了一次活动.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辅导员介绍当地地形:图示区域地 2020-07-31 …
为考查同学们地理知识的判断能力,王老师请四位同学扮演来自不同省区的地理夏令营的学生进行交谈,介绍自己 2020-11-03 …
2011年暑期,温州某中学在周边地区开展地理夏令营活动,经过几天考察,夏令营成员绘制出该地“局部等高 2020-11-06 …
某中学地理夏令营在如图区域开展了一次活动.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辅导员介绍当地地形:图示区域地形 2020-11-21 …
(26分)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6),回答下列问题。(1)某中学组织的地理夏令营来 2020-11-21 …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某中学组织的地理夏令营来到该地区,按预定计 2020-11-30 …
对我国西北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形以山地为主,新疆的地形有“三山夹两盆”之说B.塔里木河 2020-1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