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廖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925年9月)

(1)

词的上阕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词的下阕又写了什么内容?

(2)

上阕中的“看”、下阕中的“忆”有领起下文的作用。“看”和“忆”分别领起哪几句?

(3)

“万类霜天竞自由”一句应怎样理解?它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交代了抒情的时间、地点。

B.

诗人写景时,按照“远望——近看——仰视——俯察”的顺序来写,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的秋景图。

C.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句中,“沉浮”即盛衰之意,抒发了诗人探索人类社会“谁主盛衰”的万千思绪。

D.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一句用问句形式是来表示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使全词笼罩上一种浓浓的思念之情,点明了全词的主旨。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4.D;

(1)

  参考答案:上阕写深秋美景和心中所思——祖国的沉浮;下阕追忆往事,表现诗人青年时代的革命精神和远大理想。

  提示:需要在整体上把握上、下阕的大意,然后抓住重点语句进行概括。

(2)

  参考答案:“看”领起下文直贯到“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忆”统领到“粪土当年万户侯”。

  提示:上阕主要写深秋美景和心中所思,“看”统领的就是描写深秋美景的语句。下阕先回忆往事,“忆”字统领的就是回忆青年时代往事的语句。

(3)

  参考答案:一切生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运用拟人手法,描写出万物都在竞相向上蓬勃发展的情景。总结上文,突出文章的主题。

  提示:注意重点词“霜天”“竞”的解释,同时注意此句的总结作用及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4)

D项有误。最后一句实际是用问句形式巧妙地作了回答,表现了诗人英勇无畏的拼搏精神和远大理想。主旨并不是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沁园...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极不均匀电场的极性效应有下面这样的叙述,为什么呢极不均匀电场,当棒为正极时,直流击穿电压与工频冲击  2020-04-25 …

一个关于4维时空的问题感谢您的点击我在百度词条“翘曲空间”中看到这样一段文字它首先描述了在3维空间  2020-04-26 …

"到中流击水”中“击水”的意思是什么?毛泽东诗词中的“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一句中,“击水  2020-06-13 …

对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2)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  2020-07-06 …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②鹰击长空,鱼翔浅底。③问苍茫大地  2020-07-06 …

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像都被染过一样)B.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2020-11-10 …

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偶)B.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移用)  2020-11-11 …

对下列划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怅寥廓寥廓:空旷高远。B.谁主沉浮沉浮:兴衰。C.激扬文字  2020-12-04 …

正视现实,深化改革(14分)2012年2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自1978年至今,中国的改革  2020-12-23 …

默写填空。(8分,每空1分)18.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沁园春·长沙》)19.,是夕阳中的新娘。  2021-01-16 …